英國《金融時報》昨(18日)發表長篇專題,指香港面臨國際金融中心的「存亡危機」。報道訪問律師、銀行家、教授和經濟學家,他們均表示,外國企業和外籍人士繼續離開香港,而中國企業和中國人則填補了他們的空缺,令香港失去其獨特身份。麻省理工學院全球經濟與管理學教授黃亞生認為,在替代效應下,香港將逐步趨於中國體系。
《金融時報》訪問美國康奈爾大學經濟學教授、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Eswar Prasad。他指香港與正在放緩的中國經濟連繫在一起。此外,來自中國資本市場的競爭和北京政府的政治打壓,令使香港面臨「作為一個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的存亡危機」(an existential crisis as a major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re)。
Eswar Prasad形容,香港現在「牢牢受制於北京」,並警告稱北京在港實施有限度版本的法治,特點是司法屈從於政府,可能侵蝕投資者的信任。
經濟學家:外國投資者指很難將香港與中國分開看待
《金融時報》訪問律師、銀行家、教授和經濟學家,指外資和外籍人士繼續離港,而中國企業和中國人則填補了他們的空缺,例如懂得普通話的銀行家、律師和顧問的數量一直上升。一間招聘公司的高級執行官表示:「當我們的客戶尋找公司律師時……他們很少尋找外國人才,因為公司是一個真正需要中文的領域」。
一位銀行家指,與10年前相比,今天香港的交易大廳明顯有更多香港人和中國人,當年有更多的英國人、美國人和歐洲人。一位國際銀行香港分行負責人表示:「如果你是一家原本希望在中國擴張的美國投資銀行…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確實使這變得更加困難」。
法國外貿銀行的高級經濟學家吳卓殷預計,目前香港約有40%的經濟依賴中國,但預計在未來十年內可能增長到50%或60%。他分析,越來越多的外國投資者發現很難將香港的地位與中國分開看待。
報道訪問的專業人士懷疑香港獨特體制能否長期維持。有銀行家質疑,香港低稅制還能維持多久。一位國際律師事務所的高級公司律師關注本港法律體系的長遠發展,現時距離「50年不變」只有不到24年的時間,擔憂屆時香港的法律會是怎樣。
麻省理工學院全球經濟與管理學教授黃亞生認為,香港將逐步趨於中國體系,出現「替代效應」(substitution effect),對中國法規、營商模式、經濟實踐的需求增加。他形容一旦一國兩制原則遭削弱,在多個層面中港兩套體系亦將趨向相同。他指出,中國絕不會趨於香港,「情況將必須反過來」。
外籍人才漸行漸遠 中國人填補空缺
《金融時報》從幾方面分析香港正失去獨特的身份。在人才來源方面,外籍人士漸行漸遠,中國人正在填補其空缺。2023年上半年「高才通」接獲25,000宗申请,當中超過94%來自中國。相比之下,今年上半年海外人才為重點的「一般就業政策」只有11,432宗,較2019年同期下降了42%。
企業層面亦出現「外資撤、中資進」的情況,以銀行業為例,據金融管理局統計,去年香港的持牌銀行總數從2019年的164家下降到155家,中國控制的銀行數量增加,而歐洲擁有的實體則減少。過去十年,中國銀行的客戶存款份額上升,而歐洲銀行的份額下降。
去年,在香港設立區域總部的公司數量從2019年的1541間下降到1411間,期間這些公司的員工總數下降超過30%。
商廈租務情況反映這種轉變,商業地產代理公司高力國際指,國際金融中心一期中國租戶的比例今年達到38%,較2019年的20%幾乎增加了一倍。有地產經紀表示,預計在10年內,中心商業區主要辦公大樓的中國租戶比例可能達到40%甚至50%,而當前平均約為20%。
相關文章
- 港聞激辯「國際金融中心遺址」論 馬時亨稱四大支柱表現理想 陳景祥指或遭美加強制裁添「不確定性」2023-11-29
- 港聞安永香港關聯律師行下月停業 主理IPO融資 《彭博》:中國財政部晤港銀行家 冀重振金融中心地位2023-12-13
- 國際港聞國際金融中心變中國金融中心 《金融時報》:港司法獨立受質疑 企業律師「自我審查」2023-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