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 週二 週三 週四 週五 週六 週日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世盃外圍賽奏國歌 3球迷未起立 擰轉面被捕 台灣1991年已廢相關規定

香港足球代表隊昨晚(6日)出戰世界盃外圍賽對陣伊朗。賽事期間,有3名香港球迷被指在奏唱國歌時,未有起立或「擰轉面」,被警員以涉違《國歌條例》拘捕,事件引起球迷和網民關注。自2020年6月生效的《國歌條例》,執法準則、何謂「不尊重行為」等一直存在爭議。翻查資料,身兼行會成員的資深大律師湯家驊兩年前曾撰文指,「殖民地時代看電影要唱英國國歌、觀眾要起立,今天不用了」。

港隊昨晚出戰世界盃暨亞洲盃外圍賽,在香港大球場對陣伊朗。在賽事開始前,球場先奏起客隊伊朗的國歌,再奏唱《義勇軍進行曲》,期間有警員在場錄影觀眾席的情況。有傳媒報道,在奏唱國歌環節結束、比賽開始後,有便衣警員即場翻看攝錄機的影片。

警即場查錄影 上半場期間拘3人

根據《體路Sportsroad》報道,在上半場球賽開始約30分鐘,多名警員走到港隊球迷站立打氣區帶走3人,期間有球迷發出噓聲。《星島日報》指,警方以涉嫌違反《國歌條例》拘捕2男1女,年齡介乎18至31歲,當中2人被指在奏唱國歌期間未有起立,1人「擰轉面」,3人獲准保釋。

香港的《國歌條例》自2020年6月刊憲生效,不過執法準則、何謂「不尊重行為」等,在醞釀立法時已備受爭議。在2017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將《國歌法》納入香港《基本法》附件三後,在2017年港大法律學院首席講師張達明曾以「電視播放國歌,在食肆用膳的市民是否要肅立」為例,認為條文加入肅立致敬的要求不切實際。

翻查資料,身兼行會成員的資深大律師湯家驊在2022年6月,即《國安法》和《國歌條例》生效後,曾在報章撰文,稱五十年不變所指的是資本主義社會和港人生活方式,他認為香港的資本主義從沒有改變;若生活方式有變,「只是時代轉變所然……並非因為政治體制所致」,他舉例稱「殖民地時代沒有互聯網、沒有手機,今天有了。殖民地時代看電影要唱英國國歌、觀眾要起立,今天不用了」。

當時不少人指出,湯家驊稱殖民地時代,觀眾看電影要起立唱英國國歌並非屬實。不過,現在港人要起立唱中國國歌卻成為事實。

最高刑罰囚3年 前年首定罪案判監3個月

根據《國歌條例》,奏唱國歌時,任何人參與或出席有關場合的人需要「肅立和舉止莊重」及「並無不尊重國歌的行為」,任何人如意圖侮辱國歌,包括篡改國歌歌詞或國歌曲譜、以歪曲或貶損的方式奏唱國歌、公開及故意以任何方式侮辱國歌,即屬犯罪。一經定罪,可處罰款5萬元及監禁3年。

《國歌條例》首宗被定罪案件發生於2022年11月。案情指,在2021年7月,一名網媒女記者在觀塘一個商場,觀看東京奧運頒獎禮轉播時,在播放國歌期間,舉起「港英旗」,法庭裁定侮辱國歌罪成,判囚3個月。該案是《國歌條例》生效後,首宗罪成並判監的案件。

台已廢舊例 聞國歌不起立最多罰$5.8

與香港一海之隔的台灣,亦曾規定奏唱國歌時,民眾必須起立。不過,早在33年前已廢除。

台灣在1987年宣布解除戒嚴令、1991年廢除聞國歌必須起立法例。根據台灣法務部法規資料庫資料,一度實施的《違警罰法》中第58條規範9種行為,包括聞唱國歌、升降國旗、公共場所瞻仰國父遺像期間,「經指示而不起立致敬者」;以及公共場所爭先擁擠、火燭期間漫不當心等,最多可被罰款新台幣20元(編按:現時折合約4.8港元。按1991年匯率計,則約為5.8港元)或被申誡。《違警罰法》在1991年6月29日廢除。

陳水扁曾稱與民主教育有關 禁罰未起立學生

另外,早在1995年,時任台北市長陳水扁曾簽行政命令,規定市內各級學校,不論任何處所不准處罰聞國歌未起立的學生。根據台灣傳媒報道,當時陳水扁在台北市議會表示,聞國歌是否起立,無關愛國與否,是和民主教育有關。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