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 週二 週三 週四 週五 週六 週日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北約秘書長警告中國助俄侵烏將付經濟代價 中國外交部:北約應自我反思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今(18日)接受《BBC》訪問,警告中國支援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同時與歐洲盟友保持關係,指這種「試圖兩者兼得」的做法「長遠來看是行不通的」,又指若中國不改變行為,考慮讓中國承擔某種經濟代價。中國外交部回應指,北約應自我反思,而不是任意對中國進行抹黑攻擊。

斯托爾滕貝格受訪時指,俄羅斯自2022年入侵烏克蘭後,在世界的舞台愈來愈孤立,正與愈來愈多的獨裁領導人結盟,包括伊朗、中國和北韓。他指,北韓向俄羅斯提供炮彈,而俄羅斯則為北韓的導彈和核計劃提供先進技術,他概括道:「北韓正在協助俄羅斯侵略烏克蘭」。

他亦指中國一直支持俄羅斯,例如中國分享許多技術,包括微電子技術,「這對俄羅斯製造導彈和用來對付烏克蘭的武器至關重要」。他警告,北京試圖支持俄羅斯打仗,同時又與歐洲盟友保持關係,這種「試圖兩者兼得」的心態「長遠來看是行不通的」。他還警告,「如果中國不改變行為,我們應該考慮(讓中國承受)某種經濟代價」。

翻查資料,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中國聲稱保持中立,但在政治和外交上一直協助俄羅斯,並深化中俄貿易關係,幫助俄羅斯抵禦西方經濟制裁。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23年兩國貿易額達到2,400億美元(約1.87萬億港元)。

與此同時,中國有公司和個人因支持俄羅斯而受到制裁,包括美國上月對中國和香港約20間公司實施限制措施。中方辯稱沒有出售致命武器,又指是「根據法律法規審慎處理軍民兩用產品的出口」。

斯托爾滕貝格稱北約可能考慮增加可部署核彈頭的數量,用來威懾來自俄羅斯和中國不斷增加的威脅。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則批評,有關言論「無非是緊張局勢的又一次升級」。斯托爾滕貝格強調,「北約的目的不是打仗,而是為了防止戰爭發生」。

中國外交部:北約應自我反思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今回應斯托爾滕貝格的言論,表示北約作為冷戰的產物和全球最大的軍事集團,在烏克蘭危機中扮演的角色,國際社會自有公論。北約應自我反思,而不是任意對中國進行抹黑攻擊。

林劍強調,中方致力於勸和促談,又指中方客觀公正立場得到國際社會認可,「奉勸有關方面停止甩鍋推責,挑撥離間,不要拱火澆油,鼓動陣營對抗,切實為政治解決危機做點實事」。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