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 週二 週三 週四 週五 週六 週日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海防博物館將改名「抗戰及海防博物館」 議員批仍有殖民色彩

香港海防博物館今年9月將改名為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有立法會議員不滿,改名後仍有殖民色彩。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回覆,展品會避免側重英治時期的介紹。同時也有立法會議員質疑抗戰展品不顯眼,當局回覆指會在抗日展覽廳上方增設匾額,又設「謹向英烈獻花」的互動裝置,向日佔時期犠牲的烈士獻花。

海防博物館9月將改稱為抗戰及海防博物館,工聯會議員吳秋北昨(22日)在立法會大會發言指,海防博物館的大多數內容是英國統治時期的軍事設施,如何做海防,又質問「點解我哋仲要去用呢種殖民色彩嘅名稱,去命名呢個抗戰及海防博物館呢?」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副局長劉震回覆「海防」本身是中性字眼,稱目前博物館有關海防的內容,「已經盡量改用我們國家的視覺出發,點樣講述幾百年前海防嘅故事」。

會上有議員建議舉辦特別展覽紀念歷史事件。選委會界別議員梁毓偉提議,今年正是「林則徐銷煙」185周年,問當局會否考慮設立特別展覽,與中國有關鴉片戰爭的專題博物館合作。劉震回應指會考慮進行專題研討會,讓觀眾更加認識當時的歷史。

正積極研究突顯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成員名單的展示方式

海防館網站稱加強推廣抗戰歷史和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的重大貢獻。議員陳曼琪在會上質疑,相關展品陳設零散和不夠顯眼,又認為海防館作為「弘揚抗戰精神和介紹抗戰歷史的重要場所」,應增加更多媒體互動的展示方式。

劉震稱,海防館自2022年翻新後,參觀人次超過27萬,包括學校有超過475團參觀,也獲得中國不同單位的正面評價。當局指,海防館現時4個有關抗日戰爭歷史的展覽廳,上方將增設匾額,參觀者容易辨識和計劃參觀路線,了解抗戰歷史。

當局又指,現時「聲影說抗戰」展覽廳已列出115名日佔時期犠牲的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成員名字,特設「謹向英烈獻花」的互動裝置,參觀者可透過互動裝置獻上虛擬花束以表心意。館方正積極研究以更突顯的方式,改善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的成員名單和相關獎狀的展示方式。

翻查資料,位於筲箕灣的海防館2022年更新,花費近1,800萬元,增設11個展覽廳和70多個多媒體互動裝置。展覽內容包括歷代防務建置、軍事布局、海港設施、抗日戰爭歷史、多元族裔軍人在港服役的故事、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等。博物館又會加強展示日本侵華、日軍侵港、香港保衞戰、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等內容。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