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電影票房不足300億 疫後消費信心仍陷泥沼

中國政府頻頻宣傳經濟「頂住壓力」和「穩中向好」,但國家電影局最新數據卻明確揭示,電影市道仍未恢復至疫情前水平,今年上半年票房收入僅約292億元人民幣(下同),相較於2019年疫情前同期,足足少了20億元。這些數據不僅突顯中國消費者信心持續低迷,也反映中國經濟結構存在深層次困局。
國家電影局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電影票房收入錄得292.31億元,按年增長22.91%,入場人次也超過為6.4億,按年增長16.89%。單從數字來看,電影市道似乎一片向好,特別是國產電影票房所佔比例高達91.2%,足以體現官方強調的「文化自信」。
不過,這些增長只是受到去年同期的「低基數」帶動。如果與2019年上半年相比,當年的票房收入為311.7億元,入場人次更高達8.08億,換言之,今年上半年的票房收入和人次不僅未能超越2019同期,反而分別出現6.2%和20.6%的跌幅。
電影票房與入場人次,向來是國家內需消費表現的重要指標,理由是戲院通常座落商場內,民眾在戲院看電影,一般會順帶光顧餐廳和購物,因此與票房相關的數據,一般能夠反映民眾的消費意願與消費信心。如果電影這類「輕奢」娛樂意願都持續低迷,其他大額消費市道自然也難以樂觀。
翻查資料,國家電影局2024年的統計數據,也反映民眾出外看電影的意願下降,當年全年電影票房收入為425.02億元、入場人次超過10億,兩項數據與2023年比較均下跌超過22%,若與2019年比較更分別下跌33.86%和41.51%。
有評論認為,娛樂選擇多元化、串流平台的興起是全球趨勢,上海上影集團導演程亮、資深影評人孫孟晉同樣指,年輕人減少購買戲票是普遍現象。上海市民陳先生接受台灣《中央社》訪問時直言,院線缺乏「激發購票動機的好電影」,劉小姐亦抱怨「題材太相似」,難以找到「特別想看的電影」。
相關文章
- 國際港聞周潤發指中國多部門審批劇本 讚南韓「擁有香港電影欠缺的創作自由」2023-10-05
- 港聞楊受成爆中國審查《神探大戰》 官員稱「黑警、臥底、黑社會、槍戰、血腥齊晒」2023-04-28
- 港聞羅淑佩首以局長身分到立法會開會 議員讚局長紅衣上陣 提中港電影發展、街頭藝人問題2024-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