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荃灣區議員陳劍琴一日內遭劇團退演 學校解僱 嘆:雖勢弱言輕 決不虛作無聲

去年被國安處以涉違《基本法》第23條拘捕、保釋候查的前荃灣區議員陳劍琴昨(19日)在社交媒體披露,一日之間被劇團要求退演,否則政府會收回演出場地;又被任教中的院校,因一封簡體字投訴信而解僱。陳劍琴回覆《光傳媒》指,感到不忿、不甘心和委屈,亦覺得擁有權力的人已經不需任何成本,例如僅一封不明來歷的信件就可以令人失去工作,令她覺得憤怒和不合理。
陳劍琴透露,參演的舞台劇尚有兩個星期便公演,卻收到劇團通知,因為政府場地審查演出名單,當局向劇團要求「換走佢」,否則部門將引用條例收回已批出的場地。陳劍琴於是「被退演」,劇目換人後將繼續演出。
事隔不足24小時,在院校任教「社會學導論」大專課程的陳劍琴於星期初上了第一堂課之後,數日後便收到部門主管通知,院校多名高層收到同一封匿名簡體字投訴信,因而要終止合作,將她解僱。她坦言沒有看過該封投訴信,不知道具體內容,校方轉達大概意思是「老師令學生不安」。
陳劍琴:集體社會委屈 好多人已無聲無息地被消失
陳劍琴坦承心情複雜,自問無論在教學還是舞台劇演出均無失職亦無出錯,卻突然被取消參與的資格和機會,感到不忿、不甘心及很委屈。
她認為另一種委屈並非個人,而是一種「集體嘅社會委屈」,近年不斷發生在不同人的身上,大家只能「單打獨鬥」、「個別應對」各種打壓,或被消失於公眾視野,卻沒有人發聲。陳劍琴明白,自己「講出嚟可能會有更加多麻煩嘢」,但仍想讓人知道,當生活貌似一切如常,「戲照上、堂照上」的時候,其實有很多人已無聲無息地「消失咗或者被隱藏咗」。
她亦認為,今次事件反映現時擁有權力的人,已不需要用任何成本,例如一封來歷不明的信件就能令人失去工作,便可無視程序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足,「今日你呢封信令我冇咗份工、下次你另一封信就令另一個老師冇咗份工」。她直言「對於呢種唔合理係有啲嬲」,認為比起「驚、配合同妥協」,大家可以質疑「呢個係唔合理喎」,「我哋可唔可以諗真啲,或者點樣合理啲」,其實會令社會更好。
已無法覓得全職工作 深信在香港不會餓死
國安處去年5月底,以《基本法》第23條拘捕陳劍琴,允許保釋候查,至今每月到警署報到。陳劍琴透露,國安審查一定對其工作有影響,目前已無法覓得全職職位,只可以「打散工」。她預料今次發聲,有可能會令針對或監視她的人繼續舉報,審查會變得更多,意味着空間會更縮小,部分機構也未必願意聘請。本身持有社工註冊的她,去年底成功續牌,亦坦言未知日後能否每年繼續獲批,充滿未知之數,無法規劃未來,但她深信,儘管沒有穩定收入和工作,「喺香港未至於會餓死」。
對於本港現今社會氣壓,陳劍琴形容感受到大家有一種「無以名狀」、「無定向嘅恐懼感」。她認為這種恐懼感容易令人失焦、淡化判斷能力。她亦慨嘆,每個被扣上「敏感」帽子的人,經歷被審查、被拒絕、被隱藏而無法言喻,但仍覺自己「雖勢弱言輕,決不虛作無聲」。
相關文章
- 港聞23條首案|鄒幸彤外被捕的五人是誰? 四人去年曾公開悼念六四2024-05-29
- 港聞「小彤群抽會」Facebook專頁突關閉 5月27日最後更新2024-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