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 週二 週三 週四 週五 週六 週日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  

醫管局海外「搶人才」之二|「非本地培訓」護士毋須考試亦可註冊

醫生流失率令人擔憂,公立醫院護士人手亦相當短缺,局方上月已向立法會提交文件,建議增設兩個途徑予「非本地培訓護士」來港執業。第一是以「特別註冊/登記」途徑,申請人於法例指明機構執業,當全職受僱一定年期,並且獲僱主機構確認其「表現令人滿意及稱職」後,即可在港正式註冊或登記,無須參加執業考試,申請人亦無須是香港永久居民。另一途徑則是設立「有限度註冊/登記」,容許非本地培訓護士在護士管理局、認可的護士訓練學校、獲發牌照的院舍、附表護養院等執業。

難以監管護士質素

前「醫管局員工陣線」副主席羅卓堯認為若以僱主機構確認非本地護士的表現,就能正式成為註冊護士,完全是削弱護士管理局的自主性,「他們『玩晒喇』,這樣跳過護士管理局發牌,跳過現行本地監管制度,而且可以如何劃一監管?僱主滿意就可以?」他亦擔心,修例後若申請人無須參加執業考試,實在難以確保護士質素,「由誰去監管質素?不用考牌,就沒有一個標準去評估人的能力」。他更指出,若這次制度被破壞,等於開了一個先例,「日後可以隨意跳過現有制度,想點就點!」

他認為,即使放寬非本地護士來港執業,也未很有吸引力,「香港護士的工作量是癡線的!醫護與病人的比例很高,外國是1比5,香港是1比10以上,非本地護士真的願意做?」現時在英國執業的他形容,在香港做兩年的病人個案,等同在英國做五年,「他們有沒有認真想過,到底會有多少人願意來做?而且又要懂廣東話」。他質疑,醫衞局想「做啲嘢」,但最終成效不大之餘,又跳過現行制度,引起非常負面的副作用,一旦破壞制度,則後患無窮。

公營機構護士人手的流失率於過去幾年一直上升,上年度醫管局註冊護士和登記護士的流失率,分別為 9.1% 和 12.8%,而衞生署註冊護士和登記護士的流失率,就分別是 11.2% 和 14.8%,故醫衞局建議修例引入海外護士,填補流失的人手,但羅卓堯認為這並非解決方法,「很多人是因為政治氣候而離開,他們根本沒有想過為甚麼這麼多醫護流失,不能把人才留下來,引入海外護士只是杯水車薪」。

不諳廣東話醫護 加重前線負擔

Carrie 曾在公院任職護士超過二十年,現時已移居英國一年,正在當地考牌,她說香港醫院人手長期短缺,質疑非本地護士能否適應及融入本地醫療體制,「語言不同是一個很大的障礙,我們是用英文訓練出來的,臨床、寫排板、開藥也是用英文」。

是次修例建議引入海外護士,類似做法早已用於聘請海外醫生,她過往工作曾遇過不少海外醫生,「很多時要『執手尾』,變相加重前線醫護負擔,跟一些大陸來的醫生合作過,連有甚麼咳藥水也不知道,因為藥物名稱不同,所以有甚麼藥物可以開給病人也不知道。還問我是甚麼藥,如何處方。作為護士,本來不需要為醫生提供這個服務的,多了很多工作」。她質疑,即使引入海外護士能增加人手,但到底這些護士能否適應卻是一大疑問。

而且護士跟醫生的工作性質不同,醫生也許未必需要經常跟病人溝通,但護士卻要長時間面對病人,關心他們的需要,跟他們傾談,若護士不懂說廣東話,病人得不到適切的照顧,最終受苦的也必定是病人。

Carrie 屬於醫管局舊制底下聘請的護士,福利、待遇好,她承認去年離開香港,是一個非常困難的決定,卻不諱言醫護界近年士氣非常低落,護士移民潮一浪接一浪,「同事得閒聚在一起就傾去哪裹,就算不移民也想離開醫管局,政治氣氛有很大影響,要宣誓又更多人想離職」。

跟據英國國民健康服務(NHS)去年 11 月發佈的最新數字,47,727 名海外護士中,來自亞洲地區佔 14%,約 6,680 人,惟未有香港護士佔比的數字。Carrie 抵英後加入的一些護士群組已有過萬成員,很多人跟她一樣正在考試,準備在英國定居並留下來工作。

醫管局回覆《光傳媒》查詢時指出,局方一直關注公營醫療的可持續性,歡迎任何可以增加醫護人手的建議。醫管局會配合政府政策,並與局內外持份者溝通,確保公營醫療服務維持專業水平。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