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 週二 週三 週四 週五 週六 週日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葉蔭聰《明報》撰文: 《華爾街日報》事件揭示港府對外政策盲點 「送大禮」後仍對港「避之則吉」

文化研究學者葉蔭聰今(2日)於《明報》撰文,評析《華爾街日報》解僱香港記者協會主席鄭嘉如事件。文章指出即使《華爾街日報》向港府「送大禮」,送禮者仍對香港「避之則吉」,反映港府對外政策盲點。西方縱然接受治港新格局仍減少交往,風險問題無法迴避,「不能只怪別人偏見、誤會或抹黑」,他認為與其「說好故事」,不如想一下如何「做好」。

文章以「《華爾街日報》是向特區政府「送大禮」嗎?」為題,指出西方媒體與記協主席決絕切割,香港政治反對派固然感到失望。「嘴裏說支持新聞自由,但這家西方媒體的身體卻很誠實。這誠實意味甚麼?」鄭嘉如表示,將調查解僱有否違反法律或涉及歧視工會,但她認為報社此舉是為了避免政治風險。

葉在文中透露,一位在北京生活多年的朋友跟他說,《華爾街日報》與中共「非比尋常」的關係,早已是京城內知識界及新聞界的話題,他認為《華爾街日報》應已願意接受治港新格局。

文章指出,從歷史上看,西方帝國主義曾試圖將其價值觀強加於中國,但19世紀末帝國文化開始退卻並自我修正。香港的殖民教育政策也經歷了由西方化,到支持傳統漢文化的轉變。20世紀初,香港殖民政府開始支持漢文教育,強調儒家價值,與華商精英合作,以抵抗西化的中國民族主義和激進主義。

兩種帝國意識論斷可見於此:一是漸進論,認為非西方國家經過調整能夠進入西方文明;二是例外論,認為西方文明不適合某些非西方國家,改造會帶來災難,應保留其文化。文章指《華爾街日報》採取了例外論,認為香港變成「西方價值適用地區之外」,香港不適合西方的新聞自由標準。

特區政府建制派真的應該高興? 財金官員對美歐資離港「極在意

葉蔭聰指出,在解僱鄭嘉如前,《華爾街日報》已決定把亞洲總部遷離香港,「戰狼派」或認為「把西方媒體趕出去」是國家成就。但他認為北京和港府其實也希望多一點歐美大企業來港或留港。他透露一名在特區當高官的朋友對他說,財金官員其實對任何一間美資或歐資公司離港,都「極為在意」,具有象徵意義的國際西方媒體減少在港運作,對港府來說不是好事。

《華爾街日報》事件揭示了港府對外政策的盲點,即「說好香港故事」沒有效果,「捉錯用神」。雖然《華爾街日報》以「例外論」接受了「香港故事」,卻並未增加與港交往。

要求西方接受港新格局增加交往? 「說好香港故事」只是自我感覺良好的姿態

文章用「接受/不接受新治港格局」和「增加/減少與香港互動交往」來劃分四個象限:「A」代表既接受又增加交往,「B」接受但減少交往,「D」不接受且減少交往;「C」不接受但增加交往,基本上不存在。

自《國安法》及《基本法》第23條實施以來,港府努力說服西方社會接受新的治港格局,即希望把人從「D」拉到「A」。但要改變人的既定立場十分困難,「『說好香港故事』只是自我感覺良好的姿態」。政務司長陳國基也曾承認,不停反駁外媒並不預期能夠說服外人,而是希望香港人聽到。

風險因素害怕與港交往 「不能只怪別人抹黑」

葉蔭聰認為,更務實的做法是把人從「B」拉到「A」,即吸引已接受香港格局的人增加交往。但目前的治港格局不單把西方漸進論者推向「D」,即使是處於「B」的例外論者,他們接受治港格局,但也不願增加與香港的交往。

原因在於風險問題。香港的「治」及「興」未能讓外界感到安心,「即使開除鄭嘉如是給政府『送大禮』,送禮者也不打算跟香港乃至北京有太多交往,他們還是要避之則吉」。他續指,所有國家都有國安制度,但如何執行又是另一回事。

不少外國學者不擔心其他國家的國安,卻偏偏憂慮港府和北京治下的地方,他認為不能「只怪別人偏見、誤會或抹黑」,更不能只「說好故事」,「與其『說好』,不如想一下如何『做好』」。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