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 週二 週三 週四 週五 週六 週日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論壇|周永康.雨傘運動 十年一記

執筆之際,適逢47人案抗辯者判刑。

思考上深明事情是有定論,定罪、判詞、刑期,不過是照劇本走的一環。法官歸編劇、監製、導演和演員於一身,或再與幕後人大常委及港府官員協商一番。然而,身體的感覺卻是甚為明顯,知悉事情不對,令人憤怒、沮喪、不甘、傷心、難過與更決志需要把罪惡連根拔起。

雨傘運動已經是10年前的事,本人也由一名24歲的青年長成34歲的中年。除了年歲上的增長,似乎更多的是過往10年在生命上和知識上的探索,在未知中嘗試理解自我和世界—到底一個身兼香港認同的生命,如何能活出自由的命運與生活?

在2019年起至今5年,我不時都在思考生命中被誕生地切割的片刻與後續,到底人如何「花果不飄零」?過往兩三年,我尤其投入在Mental Health的自我護理,去理解人的精神健康與內在細胞(cells)、神經元(neurons)、化學物質(chemicals)、汗爾蒙(hormones),與外在物理環境如家居擺設、社區環境、時差變化、天氣溫度,意識及潛意識的體現,是一種相當物理(material)、生物性(biological)的連帶關係,是生命在生理學(physiology)上的呈現。在所有人、宇宙、地球之間,生命的物理性中如何在精神上起脫,與身體內外輔助一趟自由旅程的歷險,就是一種自由探索的追求、實踐和存在。

在被香港切割後的一段日子,確實有些時日心中愧疚良多,甚至在47人案被告剛被捕時,有衝動飛回香港。往後的日子,我嘗試了不少療法,從進食SSRI、接受therapy,踴躍參與group therapy,連續三次的學生自發grieving / becoming session,接受strength / resistance training的指導,學習chronic pain / mindfulness practice,再回到與Buddhist同儕的self-compassion and kindness practice,開始對art therapy有興趣,皆把我內心的靈魂導回了「香港何在?如何光復?」之探問—之於香港,「香港就是我/我就是香港」,把心中的幽暗之處照亮,也是去年末,今年初的新覺悟/領悟。

回到雨傘運動的現場。我自身的經驗,從來是遊走立法會、金鐘、旺角/學聯、家的日常經歷,不存在於佔領區的浪漫或感動內心的震撼;而是夾雜四面八方勢力的聚合,如何從廣場走進人心、或從人心走進社區、或從社區走進政府機關的探索。對於策略上各方的盤算與爭持,一方面把我引進了雨傘運動後的佛法探索和學術思考;二方面是深入社區經濟的另類可能,把我導向臺灣的佛教團體、有機農業、環境運動,期盼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殊不知地緣政治的變動,從來都是翻天覆地。2018年中、美雙方在貿易戰、科技戰衝突加劇,亦反映了1989年後30年的自由貿易和金融開放策略,未有轉變中共政權的本與,黨國一體的特性在境內統治和國際環境的競逐中,顯露無遺。2014年的雨傘運動,接受胡溫10年和習近平初上台的階段,坊間包括民主派立法會議員,會四處協助傳播習近平是改革者之類的流言,活在不忍痛下決心出走溫和改革者的路徑;也是不少港人的寫照,促使雨傘運動的情感政治,佔領者之間有截然不同的政治思考、判斷與決志。 

公民社會內部的溝通受着民間團體、媒體、網絡社群、友儕社區與社區運動、政治運動及政府治理之因素影響,影響雨傘運動至2019年反送中運動之間的政治感受與行動。2020年國安法下來,高舉黨國政治(party-state)至上,國家安全壓下所有在「一國兩制」下的虛擬自由,將僅餘的政治空間,包括政黨政治、媒體自主、獨立工會、學術機構收歸其下,不容半點政權視為威脅的異議聲音。在雨傘運動期間佔領區內以及佔領區外的言論空間、思想自由,今不如昔,不但政權復仇及暴力回擊之頻率高升;深懼敢言成本而作之自我審查及遠走他方,流亡四異,也成為當今港人之寫照。

當日在佔領區中的自主實驗,渴望在日常生活中體驗直接民主、商討辯論、反擊腐敗、爭取公義之浪潮,只能隨着每個人體與團體網絡四散,四海為家,以期重建海外港人之公民社會。

今日海外港人離散四地,美加英歐澳台等地之港人組成皆不同。出走年份不同,入藉時日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文化洗禮不同,居住環境以及當地政治機構、經濟環境、地緣政治之角色,皆劃一不同。在港人出走香港之時,回望十年前的雨傘運動,把內裏的期盼與四散各地的港人自主空間、政治實踐、地緣政治變遷、政治經濟分析結合在一起,回顧雨傘運動的內在動能與外境變化,亦是一種觀察和衡量港人社群的政治實力、經濟根基與自由信念如果可以在海內外實踐的進路。

作者介紹:

周永康
雨傘運動期間任香港專上學生聯會秘書長。本科修讀比較文學及社會學,現為加州大學博克萊分校地理系博士生,研究戰後香港的解殖思考、實踐及進程,跨學科視角去重新理解香港經驗。周氏也擔任Hong Kong Democracy Council理事、《如水》雜誌同共創辦人。2017年因「公民廣場案」被判刑七個月,2018年被英美國會議員提名競逐諾貝爾和平獎。周也好讀佛法,近年醉心腦神經科學、生命進化、輔導心理學、創傷治療、個人健康及去殖醫學等課題,探究「光復香港」的由來歸宿。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