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 週二 週三 週四 週五 週六 週日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日經分析2.6萬篇港媒社論 提「香港人」「六四」字眼大減 報道設三條紅線

《日經》昨(4日)發表專題,統計2014年至2022年間2萬6千篇香港報章的社論用字,發現14年提及「六四」148次,22年只餘22次;同期提「中港關係」由39次變成0次。其中4間報章社論提及「香港人」次數下降4成。有學者形容,隨着中國對政治正確言論更嚴格,相關字眼下降變得明顯。有新聞工作者透露,曾收到中國國安部門警告,報道有三條紅線,包括台獨、直接批評習近平和損害解放軍的任何事。

《日經》分析了2014年至2022年間,來自8間報章逾2.6萬篇社論,包括《蘋果日報》、《信報》、《經濟日報》、《明報》、《東方日報》、《星島日報》、《大公報》和《文匯報》。

撇除已停運的《蘋果日報》及間接由中國政府擁有《大公報》和《文匯報》。5間私人擁有的報紙,在2014年社論提到「中港關係」39次,到2022年已「清零」;同期提到「中港衝突」由139次下降到5次。

《日經》指,前特首梁振英去年曾猛烈抨擊港媒使用「中港關係」一詞,該詞暗示香港是一個獨立於中國的司法管轄區,他認為應使用「內地和香港的關係」。

而《明報》、《經濟》、《信報》和《星島》的社論中,提到「香港人」一詞減少逾4成,反而是《東方》在社論更頻繁提到「香港人」,由2014年200多次,提升至2022年逾400次。值得留意是,《東方》去年8月宣佈社論專欄《功夫茶》暫停。

學者:中國對政治正確言論更嚴格

浸會大學新聞系副教授閭丘露薇指,隨着中國更加嚴格執行「政治正確」的言論,相關用字下降是顯而易見的,「這是生存,或者自我保護」。資深記者楊健興指,「香港人」等字眼會讓人聯想到香港人的身份,而中國政府認為這是敏感的。

多間中文報紙的記者和編輯向《日經》表示,各種形式自我審查是常見的做法,從避免討論六四血腥鎮壓,到確保使用政治正確的術語。《日經》向相關報章查詢,但未獲回應。

僅《明報》社論持續紀念六四

《日經》指,2014年報章社論提到「六四」148次,當年《明報》、《信報》、《星島》和《經濟》都發表社論紀念民主運動,但到2022年提到「六四」只餘下24次。而自2018年以來,只有《明報》一直在社論紀念六四。

而「示威」、「政治改革」和「民主」等詞語在2014年至2022年間都有顯著下降,引用中國對「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承諾亦大幅下降。相比之下,中共常用的詞語如「愛國者治港」更頻繁地出現。

港媒三條紅線:批習、台獨、涉解放軍

有報紙的員工透露,中國官員經常與新聞機構的高層開會。有一位本地報章的編輯直言,報道有紅線,「我們曾受到中國國家安全部門的警告,報道有三條紅線:直接批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台灣獨立;以及損害解放軍的任何事」。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李立峯認為,現時已經達到某種「平衡」,當局過去6個月減少拘捕記者或公然抨擊出版物,「對於剩下的媒體來說,他們將不得不弄清楚界線在哪裏,以及如果他們想繼續運營,可以觸碰哪些主題」。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