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 週二 週三 週四 週五 週六 週日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朱銘雕塑被圍封搬離 康文署稱「安全隱患」 避答圍板告示遮黃衣人

原放置在尖沙咀文化中心外、已故台灣雕塑大師朱銘的作品《人間系列──排隊》,早前被圍封修復。近日有網民發現,印有雕塑照片的圍板,日前被加貼工程告示,告示「恰好」遮蓋照片中兩名黃衣人,引起外界質疑當局是否對藝術品進行政治審查。康文署回覆《光傳媒》,指雕塑結構有「安全隱患」,現時正對雕塑進行全面評估,但無回應遮黃衣人的原因。

《人間系列──排隊》自2017年設置在尖沙咀文化中心露天廣場,是著名已故台灣雕塑家朱銘的作品。該組雕塑由10個造型各異的人物組成,模擬人們排隊情況,其中第9和第10人中間留有較大空隙,經常有遊客「插隊」留影。而10個人物中,排第3和第4位的人物身穿黃色雨衣。

今年4月,有網民發現該作品被圍板圍封,圍板上印有完整共10人的雕塑作品照片,照片上第9和第10人的空隙,則印有「修繕工程進行中」和「期待再次見面」字樣。

到了前日(18日),獨立音樂人黃衍仁在facebook發文,指「排隊」的圍板上,兩名黃色雨衣人位置,被一張大型深灰色告示遮蓋,告示寫有「雕塑作品加固工程」及作品和藝術家名稱。《明報》今(20日)報道,記者在現場發現,圍板內並不見作品,雕塑已被搬離,去向未明。

康文署回覆《光傳媒》指,自2017年《人間系列──排隊》放置在香港文化中心,經多年戶外展示出現損耗,該署在今年4月底開始修復工作。在過程中「發現雕塑結構出現安全隱患」,署方正對雕塑進行全面評估及制定處理方案。不過,康文署未有回覆為何在已印有「修繕工程」的圍板上,再加貼「加固工程」告示。

《信報》引述新思維立法會議員狄志遠認為,康文署無故遮蓋照片中部分藝術品是不尊重、侮辱藝術家及其作品。他又質疑做法令市民聯想署方是否有政治審查,建議部門勿過分敏感。

中大「仲門」交易廣場「太極」  作品遍布全港

已故雕塑家朱銘與香港甚有淵源,早在1980年已在香港辦大型個展,2014年香港藝術館曾舉辦「刻畫人間——朱銘雕塑大展」。朱銘作品見於香港各處,包括中文大學百萬大道的「仲門」、中環交易廣場外的「太極」、「單鞭下勢」、中銀大廈外的「和諧共處」。

朱銘的作品以《鄉土系列》、《太極系列》及《人間系列》較聞名,原設置在香港文化中心外的「排隊」屬《人間系列》。除了文化中心,台灣朱銘美術館亦有展出該作品。

根據朱銘美術館網站資料,由10個人物組成的「排隊」是朱銘在2002年的作品,當時設置在美術館門前,是園區內唯一一組可觸碰的作品,「行列中的人物除了有鮮豔的服裝顏色,身上的配件也是重點。藝術家透過人物拿傘、講手機或背背包等不同姿態,在排列的隊伍中營造出前後交錯、疏密不一的層次感……也使得同要踏進美術館門口的遊客產生共鳴的親切感」。

有台灣傳媒報道,該作品是朱銘給自己美術館的3歲生日禮物,當時他稱:「以後不管是颱風還是下大雨,美術館至少有十個人在排隊了!而且還在第九與第十人之間留了空位,歡迎大家一起為了參觀美術館排一次隊吧!」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