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 週二 週三 週四 週五 週六 週日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  

論壇|馮睎乾・《最後的晚餐》抑或《諸神的盛宴》?

巴黎奧運開幕禮其中一場演出,只見一群「變裝皇后(drag queens)」在橋上一字排開亮相,許多人馬上覺得是戲仿達文西名畫《最後的晚餐》,有人讚賞構思新穎,也有人怒斥這是褻瀆,冒犯了基督教。

本來一個表演有彈有讚,正常不過,但神奇在於今早一覺醒來,全世界都在瘋傳一個令人傻眼的消息:昨天變裝皇后戲仿的畫作,原來不是大家想像的《最後的晚餐》,而是荷蘭畫家Jan van Bijlert的《諸神的盛宴》!

《諸神的盛宴》作於 1635 年左右,現藏法國第戎的馬格寧博物館(Musée Magnin)。畫的主題是諸神在奧林匹斯山舉行宴會,手持七弦琴的阿波羅坐在長枱居中,左有維納斯和邱比特,右邊遠處可見拿着三叉戟的海神,而阿波羅前方則坐着酒神Dionysus,正抬頭要吃一串他舉起的葡萄。

對比巴黎變裝皇后那場表演,尤其是後段「藍精靈」(主辦方指他是酒神)出場時的畫面,的確跟《諸神的盛宴》有幾分相似,但可以說它完全與《最後的晚餐》無關嗎?其實輿論在一夜之間反轉,全賴兩篇很多人在社交媒體轉載的帖文。

最早一篇是法文寫的,起首斬釘截鐵說「La référence n’est pas du tout la Cène de Léonard de Vinci」,表示那場表演「根本不是指達文西《最後的晚餐》」,另一篇用英文寫的大概參考了法語帖文,也說與達文西無關,開場白更是不折不扣的戰狼風格:

To all bigots and homophobes being eaten away by their own prudishness and intellectual laziness(致所有因為自己迂腐和懶於思考而苦惱的偏執狂和恐同者)

按此說法,原來只要你「誤以為」那場表演是戲仿《最後的晚餐》,就有「intellectual laziness」的嫌疑了;若你恰巧是虔誠教徒,覺得惱火,那就是自作孽的迂腐。奇怪,怎麼只要有人以不可一世的口吻隨便一講,大家就會急不及待信以為真?

我不是虔誠教徒,不覺得那場演出是褻瀆,但對於上述兩篇帖文的說法,實在不敢苟同,而英文那篇的口吻尤其令我非常反感。我一向認為對於某些事物,無論自己喜不喜歡,別人都有不喜歡的權利和自由。

變裝皇后的表演,一開始根本沒有前面那個「藍精靈」酒神,鏡頭展示的畫面以一個頂戴「光環」的人為中心,左右對稱,很容易讓大眾聯想起《最後的晚餐》——這是不爭的事實,所以法國媒體翌日都眾口一詞形容那演出為「La Cène(即《最後的晚餐》)」。

你可能問,為什麼要在塞納河橋上模仿這幅名畫呢?《最後的晚餐》原作雖然在意大利,但它的法文名字叫「La Cène」,跟La Seine(塞納河)和 la scène(舞台)同音,所以在河上搭舞台表演「最後的晚餐」,恰好是「la scène de la Cène sur la Seine」,懂法文者都會會心微笑。

更耐人尋味的是:7月27日早上,跟Thomas Jolly(巴黎奧運開幕典禮藝術總監)一起策劃開幕儀式的Maud Le Pladec(舞蹈家)、Damien Gabriac(演員、作家) 和 Patrick Boucheron(歷史學家、法蘭西學院教授)接受法國電台France Inter訪問,主持人明言橋上有一場表演是「la Cène(最後的晚餐)」,演出者「有酷兒(avec des queers)」——Queer指同性戀或跨性別人士——問團隊這是否要展示法國的共融。

他們有沒有當場指正法國主持人,澄清表演跟la Cène無關呢?沒有。

網上有完整訪問,懂法文者可以自己聽(純法語,無字幕):

https://t.ly/BP49E

我只翻譯一下Damien Gabriac當時怎樣回應,他大大方方說「確實有酷兒」,並解釋表演的意義是呈現法國的一切,「所有人都在一起,小個子、高個子、胖子、瘦子、黑人、白人、阿拉伯人⋯⋯穿不同的服裝,都在同一個播放清單上,也有源自他們文化的舞蹈。」

如果靈感不是來自《最後的晚餐》,為什麼創作團隊不即場否認?可見大眾第一印象未必有錯——除非連創作團隊也是錯。當然,酒神出場後也不排除混入了《諸神的盛宴》元素。所以,我認為事實很可能是:一開始的畫面是模仿《最後的晚餐》,後段加入酒神,才變為《諸神的盛宴》。

達文西晚年離開意大利,定居法國,跟法國甚有淵源,何況他本身是同性戀者,這次以變裝皇后戲仿他的名作,誰說沒有意義?LGBT版「最後的晚餐」呼應達文西的性向,體現法國的自由多元文化,儘管一定有人不喜歡,手法是否高明亦見仁見智,但創作者只要好好解釋一下,也未嘗不可化解「公關災難」。

但現在有人發現「闖禍」了——勿以為華人才「沒有文化」,法國就有很多人大罵這場表演——就靠社交媒體帶風向,甚至連Thomas Jolly也在今天忽然澄清跟《最後的晚餐》無關(當然你可以選擇相信),彷彿大家昨天看到的一切都是「曼德拉效應」,如此收科,實在令人啼笑皆非。

授權轉載:馮睎乾十三維度

註:論壇版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editorial@photonmedia.net並註明「論壇版投稿」。本論壇發佈之內容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光傳媒》立場。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