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 週二 週三 週四 週五 週六 週日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歐盟報告:《國安法》壓制異見 一國兩制原則正瓦解 港府:虛偽雙標

歐盟委員會及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昨(13日)就香港社會狀況發表年度報告,指國家安全仍然是港府的首要任務。博雷利更指,港府用《國安法》壓制異見,「一國兩制」原則正在瓦解,市民人權和自由不斷被侵蝕,繼而影響香港商業中心地位。港府指責報告不實和偏頗,更指歐盟是「典型的虛偽『雙標』」。

自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後,歐盟每年就香港社會狀況發表年度報告,今次第26份報告主要總結香港去年的發展。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Josep Borrell)表示,港人的權利及自由去年繼續被侵蝕,「一國兩制」原則正在瓦解。香港的反對派已被「有效地」排除在選舉外,港府繼續用《國安法》壓制異見,包括對身處海外的人士。這不但損害香港的法治,還影響香港商業中心地位。

今年的報告共有27頁,內容包括香港去年的政治和社會狀況、經濟發展、香港和中國的關係,以及歐盟與香港的雙邊合作等4個部分。在政治與社會方面,報告首先提到去年12月舉行的區議會選舉投票率只有27.54%,創下歷史新低。對比上屆,即2019年區議會選舉投票率高達71.23%。

報告回顧了區議會選制改變的過程,指改制後區議會直選議席由452席大減至88席。隨着2020年香港《國安法》生效、落實「愛國者治港」,立法會和區議會選舉提名程序改變,再沒有民主派候選人能參加選舉。

未定義「軟對抗」 加劇自我審查

報告認為,國家安全仍然是港府去年的首要任務。包括特首李家超公開表示,社會要保持警剔,提防「軟對抗」。不過,當局從未解釋和定義何謂「軟對抗」,加劇香港社會的「普遍謹慎」和自我審查(widespread caution and self censorship)。另外,李在去年的施政報告表示,今年會完成《基本法》第23條立法。

報告還提到,香港表達意見的空間進一步收窄,包括曾經是泛民最大黨的民主黨希望舉行聚餐,卻遭至少5個場地經營者在舉行前一刻煞停;曾經泛民第二大黨的公民黨,亦於去年宣布解散。另外,港府在7月和12月先後對13名流亡人士懸紅100萬元通緝。

此外,《國安法》的實施範圍亦繼續擴大,包括被引用到政府的賣地條款、圖書館篩查刊物等。而涉及《國安法》案件的審訊一再延宕,包括初選案和支聯會案,更有人被反覆單獨囚禁。黎智英案亦繼續引起國際關注。

傳媒續受壓 性平權利有進展

報告稱香港的新聞自由也持續面對壓力,引述香港外國記者會(Foreign Correspondents’ Club, FCC)指,65%受訪記者表示有自我審查。香港記者協會調查亦顯示,新聞自由正下滑。另外,著名政治漫畫家「尊子」在《明報》的專欄,亦在去年5月被停刊。

不過,報告指香港的性別平等權利有進展,去年終審法院裁定,港府須在2年內,訂立替代框架保護同性伴侶關係。此外,社會對LGBTI+採取更包容態度,包括有大學調查指,六成人支持同性婚姻合法化。

港府:內容偏頗 罔顧經濟活動復常

香港政府昨晚深夜11時發稿,以超過3,600字回應報告。港府指責歐盟對特區有關維護國家安全、保障人權等方面的不實和偏頗內容,表示強烈不滿和反對。政府發言人又指,《國安法》生效後,讓香港居民生活和經濟活動回復正常、營商環境恢復,報告對實況置若罔聞,批評是「典型的虛偽『雙標』」。

發言人又強調:「任何外國或外部勢力詆毀香港情況,試圖破壞香港繁榮穩定,只會自暴其短,理屈詞窮,絕不會得逞」。

駐港公署:放棄荒唐鬧劇

另外,中國外交部駐港公署發言人指,歐盟報告惡意攻擊「一國兩制」,抹黑香港民主法治,「為黎智英、鄒幸彤等反中亂港分子鳴冤叫屈,粗暴干涉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公署要求「包括歐方在內的外部勢力,放棄炮制所謂涉港報告等鬧劇」,停止干預中國內政和香港事務。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