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 週二 週三 週四 週五 週六 週日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政府事事反駁 《信報》引建制人士:可能適得其反

《光傳媒》早前統計,2024年特區政府的新聞公報共有58篇「譴責」相關的文章,而專門反駁外媒指控的香港品牌網站「回應及澄清」資料庫,則有15篇致各外媒的信澄清觀點。數字正好反映今屆政府貫徹落實對外宣傳和解說工作「反覆做、不斷做」的方針,甚至成立「應變反駁隊」。《信報》今(7日)引述有建制派人士,對港府這種反駁文化略有微言,認為有時未評估公眾反應,效果可能適得其反,亦擔心如果政府事事駁火,或會造成寒蟬效應。

《信報》政情專欄「余錦賢」指出,政府各級官員對於反駁工作樂此不疲,頻頻透過發新聞稿、社交平台發文、見傳媒等機會反擊批評聲音。專欄以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反駁中大新傳系《大學線》最近有關「關愛隊」的報道和近期發展局「嚴正駁斥保護海港協會誤導言論」兩宗風波為例,引述建制派地區人士和立法會議員都認為當局做法略嫌過火,擔心將「小事」炒熱,同時也造成市民感覺政府不願意正視和容納批評聲音的反效果。

建制派:當局反應過度 恐會小事化大

對於《大學線》以「事不『關』己」為題報道,「放蛇」揭發有關愛隊懷疑造假,民青局副局長梁宏正回應傳媒時直指,內容未必公平及全面,並兩度批評報道「以偏概全」。專欄透露,相對局方,建制派對學生記者的報道更為寬容,有地區社團中人私下指出,局方有點反應過度,「相信學生都唔係想搞事」,並承認或許有關愛隊義工協助組織活動時,未必熟悉指引,未跟足規矩辦事,「始終唔係專業」,但無論如何事件本質是「好小事,大家(地區)見到報道,都會再提點義工,冇必要話(學生記者)偏頗,咁樣恐會小事化大」。

政府煞有介事嚴厲反駁 對方觀點反而更被看見

另外,「保護海港協會」月初舉行記者會質疑政府欲推行大型填海計劃,憂「維港」變「維河」,隨即被發展局在社群平台以中英文發長文反擊,批評協會發表與事實不符的無理指控。《信報》引述建制派議員看法,認為市民原本都不知道協會開了記招,但政府煞有介事嚴厲反駁,反而令協會的觀點被更多人留意到,直言政府反駁工作有時未有評估公眾反應,效果可能適得其反。

事事駁火 或會造成寒蟬效應

專欄亦指出,有建制派留意到政府反駁文化愈演愈烈。新民黨立法會議員何敬康上月曾因紅磡體育館使用率議題,遭新任文體旅局局長羅淑佩不點名反駁,有其他黨派的議員認為局長當時太強硬,如果羅淑佩一早如在另一場合所講,隨着啟德體育園啟用,會重新檢視紅館等政府場館,部分可改為娛樂表演優先,以這類說法向公眾解釋,用實際行動從善如流,比隔空駁火更能得到民心。

文章又透露,許多建制派人士指出,如果政府事事駁火,或會造成寒蟬效應,不如大家努力營造包容不同意見的氛圍。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