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 週二 週三 週四 週五 週六 週日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  

香港監察報告:移英港人未取回強積金高達214億港元

英國人權組織「香港監察」(Hong Kong Watch)最新報告指,BNO移民的港人被限制領強積金(MPF), 料涉款高達22億英鎊(折合約214億港元)。在英港人袁小姐向《光傳媒》表示,未能取回供款多年的強積金,生活有一定壓力。在倫敦讀書的張先生(化名)不滿未能提取供款,「這些是我們自己供款的錢,為何不讓我們取回?」

根據「香港監察」的研究報告,截至2022年底有16萬份BNO簽證申請,當中6成是主申請人,而非受養人(Dependent),因此推算這9.6萬人擁有強積金帳戶。若按每名強積金計劃成員平均累積22.4萬元資產計算,估計9.6萬移英港人無法提取的強積金高達22億英鎊,即214億港元。

「香港監察」認為,港府拒絕經BNO簽證計劃移民港人提取強積金,是「明目張膽的搶錢行為」,亦是針對BNO簽證計劃移民港人的懲罰措施。

一批移英港人日前在倫敦市政廳集會,抗議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訪英。專程從雷丁趕來集會的袁小姐指,不少在雷丁定居的港人未能取回供款多年的強積金,生活有一定壓力。她認為,英國政府及官員必需正視有關問題,若港人可成功取回強積金,可避免因為經濟拮据而申請公共經濟援助(Public Funds)。

她認為,港人移英後不應只是「圍爐」,而要發聲讓本地人知道香港的情況,「我們要持續去發聲,令英國政界有更多關注。」她期望藉着強積金議題,讓英國官員更了解移英港人的處境,長遠協助港人找到符合過往能力及經驗的工作。

現居倫敦的學生張先生(化名)指,今次參加集會希望表達取回強積金的訴求,「在情在理我們都應該要出來爭取,這些是我們自己供款的錢,為何不讓我們取回?」張先生又認為,對英國政府而言,強積金議題應是一場零和遊戲,當港人成功取回強積金,該筆款項或多或少用於在英生活開支,有助促進英國經濟。

《華爾街日報》早前在Opinion(來論)欄目刊登評論文章「Hong Kong’s Hostage Pensions」。內文提發香港的強積金政策旨在迫使居民留在城市,並以沒收其財產的方式報復任何持有BNO護照離開的人。(Hong Kong’s policy is intended to coerce residents to stay in the city and retaliate against anyone who leaves with a BNO passport by confiscating their property.)

積金局昨發表聲明,批評文章錯誤描述強積金計劃成員的資產被「沒收」(The false allegations made in the report about confiscating scheme members’ MPF assets),指說法毫無根據,不但誤導公眾,更損害強積金制度的可信度,予以強烈譴責,要求《華爾街日報》刪除相關錯誤內容,以及根據事實作正確報道。

積金局重申,特區政府在2021年1月發表聲明,不再承認BNO護照作為有效旅行證件和身分證明,強積金計劃成員不能依賴BNO護照或其相關的簽證作為「永久性地離開香港」理由,申請提早領取強積金。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