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 週二 週三 週四 週五 週六 週日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傳油旺重建可轉移地積比3成  潘焯鴻:偏遠樓地積比移至貴價地 發展商賺大錢

港府擬在旺角、油麻地推出「轉移地積比」計劃,即容許發展商將一個地盤(下稱A地盤)的樓面面積轉移至另一地盤(下稱B地盤),《經濟日報》今日引述消息稱,轉換後最多較原有地積比增加約3成,較早前市建局建議的2成比率更高,地產商或可在單一地皮興建更高、更具規模的樓宇。「中科監察」主席潘焯鴻預計,發展商平價收購偏遠的樓宇,將地積比轉移至昂貴地皮,「那她就會賺大錢,但香港社會、包括政府沒有得益,興建出來(樓面)面積根本一樣。」

土地及建設諮詢委員會早前表態,支持港府於油麻地及旺角實行轉移地積比率的先導計劃。

《經濟》今日報道引述消息指,政府將推出轉移地積比先導計劃,發展商在收購旺角、油麻地的舊樓地盤後,可向城規會申請,將A地盤的地積比轉移至B地盤,B地盤最多較原有地積比增加約3成,以興建住宅或商業大廈。

《經濟》又引述消息指,當局亦會容許在一宗規劃申請中,可以將地積比轉移至兩個地盤,例如A地盤有6萬平方呎樓面面積,可以分拆轉移至B地盤及C地盤。當局亦會容許住用及非住用地積比可互換,即住宅項目地積比可移至商業樓宇。

「中科監察」主席潘焯鴻指,若轉移地積比增至最多3成,較早前市建局建議的2成更高,料發展商賺取更豐厚利潤,「發展商永遠得一個目的:就是賺更多錢。她永遠會將便宜一些地積比率的地方,搬去貴些地方」。

小業主吃虧 巿建局「八文樓」由蝕變賺

他指,被發展商收購單位的小業主利益會受損,「永遠第一個吃虧的是賣掉單位的小業主,原來他的(單位)地積比率可以更值錢,但(發展商)沒有補償給他,這是土地公義不公平的地方」。潘焯鴻估計,發展商透過平買、貴賣「賺大錢」,但香港政府並不會因此增加地價收入,總樓面面積亦不會增加,新政策有利益輸送予發展商之嫌。

翻查資料,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去年承認,若引入新規劃工具推動重建,包括透過轉移地積比,令地盤額外建築面積上限增加兩成,以油麻地「八文樓」的地盤為例,項目可從虧蝕400億元,變成倒賺200至300億元。

潘焯鴻指,轉移地積比後,樓宇面積增加,變得更大型,可能遮擋附近的樓宇景觀,「你在市區一定希望『望海』,設計師在地盤找最具(景觀)優勢地方建屋盡享景觀,後面的人景觀就被遮擋」。他指,機制上靠城規會按環境、交通、人口密度等去審批申請,但隨着政府擬修訂城規審批程序,減少公眾諮詢部分,令城規審批程序透明度下降。

《經濟》引述消息指,當局亦會容許住用及非住用地積比互換。潘焯鴻認為政府需釐清政策內容,因為住宅普遍樓面價格高於商業樓宇,若容許住宅和商業樓面面積互換,或令發展商賺更多錢,「最大問題是所有事都不清不楚,你不覺得嗎?」

本土研究社過往調查過油旺重建範圍,在2.4公里的彌敦道兩旁商業帶(北至界限街南至佐敦道,包括白加士街等內街),發現至少19個持有當區業權的發展商,預料在重建計劃獲益,除了恆基、九建、周大福等較大型發展商,也有大鴻輝興業、永倫集團、樂風集團及資本策略等中小發展商,他們積極收購舊樓做市區重建的發展商。

規劃不平衡 影響微氣候

本土研究社成員黃肇鴻指,暫時難以估算具體發展商利潤,因為要視乎舊樓收購價、轉移地積比後地段位置。但新機制影響油旺的規劃,政府讓出規劃權,由發展商主導集中在哪裏發展,「以往是政府決定哪裏是公園,現在是發展商決定哪裏是公園,她未必有全盤考慮,公園會否變很偏遠、社區設施會否很偏離民居,引伸好多規劃問題」。

他指,油旺是全世界發展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若再因轉移地積比,額外多3成樓面面積,市中心或鄰近地鐵的樓宇密度變得更誇張,「無論交通、空氣、人流等等,整個地區變得更不宜居」。他憂慮興建更高樓宇會影響區內微氣候,「原本(樓宇)密的地方更加密,不密的地方更加疏,發展會更不平均,會是一個不太理想做法」。

黃肇鴻認為,「轉移地積比」在外國是保育用途出發,確保私人業主同意保育有價值地點,但在香港卻變成一個發展商賺錢機制,估計加劇油旺地區的舊樓併購,當區環境可能變得更差,「發展商第一件事不是以公眾利益角色出發,而是盈利出發,位置好地方起盡了,未必有足夠設施支援當區運作」。

《光傳媒》向發展局查詢,「轉移地積比」計劃,正等待回覆。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