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 週二 週三 週四 週五 週六 週日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教大研究:在家說粵語最有效培養對香港歸屬感 倡移民申請引入粵語測試

香港教育大學研究指出,中學生在家說粵語是最有效培養對香港歸屬感的方法,又指近年愈來愈多的非粵語使用者及其家庭移民到香港,建議港府鼓勵那些已具備粵語能力的個人移民,或者在移民申請過程中引入額外的粵語知識測試,激勵潛在的新移民在移港前開始學習粵語,最終在抵港後更易求職和結識新朋友,發展對香港的歸屬感。

教大特殊教育與輔導學系助理教授王慧早前獲公共政策研究資助計劃撥款45萬元,研究「決定香港中學生對學校、城市、國家和世界的歸屬感之因素的調查」,研究人員對⾹港21間中學1,350位學⽣進⾏兩次抽樣調查,其後再邀請29位學生進⾏深⼊訪談。

研究報告在今年2月完成,研究人員發現中學生與父母在家庭環境使用粵語,是培養學生對香港歸屬感最有效的策略;其次就是在社區建立牢固的社交關係;若學生相信香港是多元、受尊重和安全的地方,對香港有較高的歸屬感。而在中國出生的學生對香港的歸屬感相對較低。

研究報告列出甚麼因素影響中學生對香港的歸屬感,當中在家說粵語是最有效培養對香港歸屬感。 相片:研究報告截圖

保持使用粵語比任何時候都更具挑戰性

研究訪問1,350位學生在家最常說的語言,粵語佔66.7%、普通話則佔15.4%、英語佔0.6%、其他語言佔3%、未有回應佔14.3%。報告指出,在全球化和大量來自中國和其他國家的新移民湧入的情況下,保持使用粵語比任何時候都更具挑戰性,愈來愈多的非粵語使用者及其家庭移民香港,可能出現中學生對香港歸屬感降低的風險。

研究團隊認為現時促進使用粵語,比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和迫切,建議制定移民政策時可考慮將粵語作為一項標準,鼓勵已具備粵語能力的個人移民,或者在移民申請過程引入額外的粵語知識測試,激勵潛在的移民在遷移前開始學習粵語,使他們更容易找到工作機會、建立新的友誼,在抵港後發展對香港的歸屬感。

報告指出,有關文化、民族和出生地多樣性的教育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這樣香港的居民才能更好地歡迎和接納移民潮。而支持新移民家庭及其子女培養對香港歸屬感也至關重要。值得一提是,研究並未發現對香港歸屬感與對中國歸屬感產生衝突,相反它們是相容的。

使用fb、ig、Youtube學生國家歸屬感較低

在國家歸屬感方面,研究發現自認是中國人的學生,表現出強烈的國家歸屬感;而學生認為在中國是安全、多元和受尊重,亦表達了較高水平的國家歸屬感。值得留意的是,Band 3的學生較Band 2、Band 1的學生的國家歸屬感較弱。

有趣的是,學生使用哪類社交媒體,對中國歸屬感有差異,經常使用國際社交媒體(Facebook、instagram、YouTube)的學生表現較低水平的國家歸屬感;經常使用中國社交媒體(WeChat、抖音、小紅書)的學生有較高水平的國家歸屬感。

報告指出,提供參觀博物館、文化活動和實地考察等實踐學習機會,可以加深學生對國家文化遺產的理解和欣賞,培養更強的國家歸屬感。

強制學生參加活動可能導致歸屬感降低

近年教育局要求中學安排所有中五學生至少一次去中國考察,加深認識中國,又資助各類中國交流團。研究報告提醒,學生僅僅為了滿足學校的要求而參加在中國的活動,不會達到希望的結果,「促進歸屬感不能僅僅依靠一次旅行、一堂課或一項活動」。

研究指出,參加在中國的活動本身不會直接轉化為歸屬感,建立歸屬感是一個逐漸的過程,涉及真實感情、態度、價值觀的轉變和演變,強制學生參加活動可能無法達到預期目的,甚至可能導致降低歸屬感,故活動或政策的質量比數量更重要。

中學生憶港人互相幫助最有歸屬感

研究團隊在去年12月進行深入訪問環節,中學生憶述甚麼時候對香港最有歸屬感。有學生分享幾日前與同學去公園「打波」受傷,「其他的途人來幫忙,覺得很有歸屬感,很溫暖」。有學生提到想問路時不敢開口,但被途人看出需要幫助,「他會主動幫你,令我覺得對這個城市有歸屬感」。

有學生分享,香港代表隊在國際賽事取得勝利,那一刻特別對香港有歸屬感,「我作為香港人都挺厲害,雖然是別人厲害,不是我厲害,但是也有種這樣的感覺」。亦有學生認為對香港作出貢獻帶來歸屬感,「我參加義工活動的時候,我會(覺得)我在為這個城市付出一分力」。

在國家歸屬感方面,有學生指出,有時歷史除了是自己的過去,也是整個民族的過去,想了解更多歷史,能加強對國家的歸屬感。有學生認為將中國做過一些好和不好的方面拿出來講,讓市民知道,以及之後國家應該怎樣做才是正確,有助增加國家歸屬感。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