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 週二 週三 週四 週五 週六 週日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消息:鍾庭耀被國安處帶走助查 涉協助在逃人士案件

據了解,警務處國家安全處人員今(13日)早到香港民意研究所主席及行政總裁鍾庭耀住所,調查一宗協助在逃人士案件,並將其帶到民研位於黃竹坑的辦公室作進一步調查;據悉,鍾庭耀沒有被捕。警方國安處上月新增通緝6名海外港人,包括民研前副行政總裁鍾劍華。

民研前副行政總裁鍾劍華上月被指涉嫌煽動分裂國家,被警方國安處懸賞100萬港元通緝。民研主席鍾庭耀曾於上月27日表示,相信指控與組織無關。他指出,鍾劍華在2022年4月離開民研後,同時辭任副行政總裁一職,「我們的合作或僱傭關係當日就結束,近期已沒有甚麼聯絡」。他強調,民研的研究工作完全不受事件影響。

鍾庭耀當時稱,鍾劍華離開香港時曾對個人言論自由表示關注,但並未明確地表示與他在民研的工作有關,當時亦沒有任何針對民研或其員工的法律行動。他又指在鍾劍華被通緝前,國安處沒有聯絡他或到民研進行搜查。他強調,民研奉公守法,不會踩任何紅線,舉辦活動前會考慮法律在內的各種因素,不相信有國安風險。

有朋友勸離港 惟終決定留下

香港民意研究所上周四(9日)舉行記者會總結過去一年工作。鍾庭耀當時透露,曾有朋友勸其離港,但他最終決定留下來,非為抗爭,而是「堅持繼續尋找真理」。

香港民意研究所於2019年脫離香港大學,獨立運作。面對香港社會狀況改變、民調工作日益困難,鍾庭耀在回顧過去工作時指,有意見認為巿民已不重視民調,甚至回答問題亦覺得有危險,他坦言,大家都明白這種心態,有人覺得民研或應「光榮結業」。

再加上前副行政總裁鍾劍華,在上月被警方國安處懸賞通緝,鍾庭耀指過去幾年不少朋友亦勸自己離港,但他在會上透露並無離港打算,「決定留下來,是想堅持我們現時的工作,不為抗爭甚麼,只為小小的堅持」。他說這跟小時候想做天文學家的理想一樣,「作為科學家、知識份子,應該講實話、說真理」,認為科學民意調查,就是為了尋找真理。

「既然選擇留下來,就繼續工作,繼續找尋能夠找到的真理」。

記者會上,他說了兩次「留下來不為抗爭」,只為堅持尋找真理,秉持作為一個科學家的理念。他指出留港的好處是近距離接觸研究數據,認為自己有責任,尤其是巿民對民研的支持,有責任盡力回饋社會,「當還可以回饋社會時,就盡力去做」。

籲執法者和港府理解科學民調作用 以假民調收集「自以為好開心數據」最終禍害社會

鍾庭耀觀察到,政情對民調的影響近年愈來愈嚴重,最明顯的就是《國安法》實施後出現的紅線,雖然紅線現時已較幾年前清晰,但他不諱言,《國安法》和《維護國家安全條例》令民調愈趨困難,「回應的巿民會有顧忌」。

他希望執法者和政府,能理解科學、專業的民調對社會有正面作用,若因國安憂慮而收集不到數據或收到「假數據」,「或用假民調方式去收集數據,自以為好開心的數據,最後禍害整個社會」。

面對紅線和禁忌,巿民或許不敢把真實想法說出,那麼民調還有意義嗎?這些數據還能反映真實嗎?他認為可以用科學的研究方式處理民情,巿民即使有顧忌,但在某些情況下仍可表達,他舉例指,可用不記名方式做調查,「在絕對隱蔽空間下可說真話,或會得到相對真實數據」。

他解釋,即使在世界上「相對半封閉社會」,仍有科學工具可用,例如可以把「你支唔支持施政 」,改成「你身邊朋友有幾支持政府」,這樣可以迴避敏感問題,「因為不是要他說自己感受,而是身邊人,或能找出某些現象」。

以不同科學工具或轉換問題形式,或仍能得到一些相對真實的答案,但始終不是最理想的情況,民意未必能得以真實地展現。他感慨,若社會不斷迴避科學研究,當然無法找到真相,「我們不太願意這樣做,但在有限空間,我們願意堅持」。他指出,希望在合法情況下得到真實數據,把政情的影響減到最輕,「最好就是回復大眾都可以暢所欲言的社會」。

鍾劍華宣布成立「海內外香港人民意研究計劃」

另外,現時身處英國的鍾劍華早前宣布即將成立「海內外香港人民意研究計劃」。該計劃成立目的旨在延續香港公民社會聲音,收集海內外香港人對公共事務及社會問題的意見,讓香港人的聲音在世界各地得以持續展現。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