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隊人手短缺與2019年反修例運動有關?鄧炳強:大部份年輕人睇得好清楚,當日所相信錯誤嘅新聞同消息其實都係感到後悔

立法會今(28日)討論警隊人手短缺問題,有議員認為2019年反修例運動影響警隊形象,降低年輕人投考意欲。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回應,隨着時間過去加上案件陸續審訊,認為大部份年輕人都「睇得好清楚」,「當日佢哋所相信一啲錯誤嘅新聞同消息,其實都係感到後悔」,又稱在「黑暴」後做了很多宣傳工作,減少青年對警隊的誤會。此外,議員紛紛獻計,例如吸納駐港部隊退役人員等非香港永久居民加入警隊,以及仿效電影《鐵甲威龍》派機械人協助巡邏。

鄧炳強披露,截至今年3月11日,警隊有5,765個空缺,包括5,500個員佐級、236個督察級及29個警司級職位,空缺率17.4%,與過去3年相約。在2025-26財政年度,將招募130名見習督察和1,140名警員。

田北辰憂警隊形象影響招募年輕人

實政圓桌議員田北辰認為,「2019年暴亂中,警務人員竭力維持局勢……無可避免地警務人員與部分年輕群體之間關係變得緊張」,可能會令一些重視社會認同及對警隊感興趣的年輕潛在申請者帶來影響,招募有能力的新人時面臨挑戰,詢問當局如何提升警務人員在現今香港青年心中的形象。

鄧炳強承認在2019年「黑暴和港版顏色革命」期間,有些年輕人被一些「刻意抹黑執法人員」的「假新聞、假消息」誤導,導致對警務人員有誤解。他認為「隨着時間過去,開始沉澱落嚟」,加上眾多已審訊案件,大部份年輕人都「睇得好清楚」,「當日佢哋所相信一啲錯誤嘅新聞同消息,其實都係感到後悔」。

去年警隊進行一項公眾調查,鄧炳強透露18至29歲的年輕族群,對警隊滿意度由2021年的38.91%上升至去年的53.6%,證明在「黑暴」後所做的很多宣傳和推動社群參與工作「湊效」,並透過與青少年進行各種溝通,令他們更明白警隊工作,減少誤會。

議員倡擴大招聘至非香港永久居民 以機械人協助巡邏

另一方面,議員紛紛向當局獻妙計填補人手空缺。選委界議員馬逢國提出,招募對象可擴大至非香港學生或非香港永久居民,更舉例「每年駐港部隊都有大量退役人員,呢啲人喺好多方面都符合到警察嘅要求」,認為值得考慮羅致。鄧炳強解釋,根據法例,公務員必須為香港永久性居民。

經民聯議員林健鋒則憶述1987年電影《鐵甲威龍》,形容其機器戰警的形象家喻戶曉,更稱「38年後嘅今日,我哋一哥都話要引入機械人、機械狗、無人機協助」、「真係電影照進現實」,他建議以機械人協助巡邏「就好似帶個移動CCTV行咇」,能夠更準確快捷傳遞實時定位等訊息,並促請當局提供實施時間表。

鄧炳強坦言「未有一個好似議員講到咁犀利嘅機械人」,但重申善用人工智能、流動及互動式科技是未來必然發展方向。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