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 週二 週三 週四 週五 週六 週日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  

中國城市青年失業率飆至17.1% 路透:失業青年淪「新質非生產力」

中國經濟前景不明朗,加上畢業季影響,原本連跌3個月的中國青年失業率,7月上升至17.1%,是去年12月改變青年失業率計算方法以來的最高水平。《路透社》昨(2日)報道,疫情影響,加上樓市不振,不少中國青年加入失業大軍,形容他們是「新質非生產力」(New unproductive forces)。

中國國家統計局早前公布,7月全國城鎮不包括在校學生的16至24歲勞動力失業率為17.1%,按月上升3.9個百分點,是去年12月改變青年失業率計算方法以來最高水平。翻查資料,去年6月,中國的青年失業率創出歷史高位21.3%後,當局一度停止公布有關數據。

至今年1月,當局重新公布青年失業率,不過統計方法改為不包括在校學生。今年1月起,改變計算方法的青年失業率,一直在14%至15%徘徊。今年4月起更曾連跌3個月,至6月低見13.2%。不過,7月又再度上升。

《路透社》昨(2日)報道,今年夏天中國的大學畢業生人數達到破紀錄的1,179萬人。然而,中國經濟正受房地產危機拖累、疫情導致的經濟不景、政府對金融、科技和教育行業的監管,以及當局偏重「新質生產力」政策,導致其他行業被忽視。包括大學畢業生在內的中國青年,只能在低迷的勞動市場求職。

一人做三人工作 求職一個月沒面試通知

報道指,記者採訪9名失業或最近遭解僱的中國年輕人,大部分人表示目前難以取得面試機會,亦有人提到工作負荷變重、加班沒有「補水」及減薪情況普遍。他們認為就業情況並不樂觀。

受訪者包括一名23歲、原本在深圳一間銀行工作的Anna Wang,她原本月薪約6,000元(人民幣,下同),她稱離職前要同時兼顧3個人的工作,又認為減薪和增加工作量,實際是迫使她辭職。Anna現在兼職「履歷編輯」(CV editor)和神秘顧客。

另一名30歲、原本在深圳任職公務員的Olivia Lin,經上司暗示裁員後,7月離職。她指已找工作一個月,但沒有收過面試通知,又指情況和2021年不同,「當時一日一次面試」。

「爛尾娃」成網絡用語

一名32歲影片博客He Ajun表示,自去年12月補習行業被整頓後失業。豈料拍攝失業生活的影片卻成為生計,她現在依靠影片廣告及在街頭售賣手工藝品等,每月賺取約5,000元。她認為「自由業」將會成為新常態。

報道指,在中國社交平台「小紅書」上,「失業」、「失業日記」和「被解僱」的標籤,總共獲得21億次瀏覽量。中國網絡更催生流行用語「爛尾娃」,形容青年雖有大學學歷,卻找不到工作,人生像「爛尾樓」一樣被迫停擺。

學者:25%畢業生從事工作低於其學歷

報道又認為,中國致力發展「新質生產力」,聚焦人工智能等科技領域,間接令其他行業需求下降,並影響人力市場。報道引述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家姚璐(Yao Lu)估計,23至35歲的中國大學畢業生中,約25%目前從事的工作低於其學歷。另外,有不願具名的中國經濟學者指,許多中國大學畢業生起薪點可能很低,儘管不能被稱為「迷失的一代」(lost generation),但的確是人力資源上的浪費。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