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報︱立法會擴建工程竣工 煲底無得見

立法會綜合大樓擴建主體工程竣工儀式將於今(8日)下午舉行。而2019年反修例風波後因限聚令、擴建進度等原因一直封閉的「煲底」指定示威區,據悉不會同步重新開放,現時是議員的「臨時泊車位」。《信報》引述行管會成員透露,曾在會議討論重開「煲底」方案但遭否決,與會人士認為「今時唔同往日」、「而家仲有咩人示威?就算開返都冇人用」。
立法會綜合大樓擴建工程於2022年展開,主體部分本月初正式完工,下午的竣工儀式有行政長官李家超及政府主要官員出席,以切燒豬及植樹儀式慶祝。
秘書處昔解釋 重開要考慮一系列因素
《信報》時事專欄指出,立法會秘書處2021年曾表明,該屆議會任內不會重開「煲底」示威區,到隔年大樓擴建工程開始,便一直封閉至今。秘書處當年提出,示威區重開要考慮限聚令、擴建進度及「煲底」優化工程等一系列因素。
主席梁君彥同年解釋,大樓擴建工程具危險性,因此需封閉部分地方;前年他再補充,擴建期間有玻璃擺放於示威區旁的立法會廣場,恐對示威者構成風險,故要留待擴建工程完成。他又在去年底表示,行政管理委員會在適當時候會考慮「煲底」安排。
行管會成員:而家仲有咩人示威?就算開返都冇人用
專欄引述行管會成員透露,月前的確曾有人提及「煲底」示威區,並討論是否因應擴建完工而重開,但商量後否決重開方案。成員坦言,與會人士認同「今時唔同往日」,無急切需要重開,「而家仲有咩人示威?就算開返都冇人用」。他又稱,基本上在本屆餘下任期都不會改變決定,「有咩梗係留返下屆啲人自己再傾」。
然而,專欄發現「煲底」早在去年重開,原來的示威區已劃為「議員臨時泊車位」,現時每逢立法會開會,都會停滿數十輛議員座駕。另一名行管會成員解釋,由於本來的地下停車場增設電動車充電裝置,佔用了空間,加上新一屆議員人數眾多,車位不敷應用,大樓的擴建工程仍未向下增設車位,因此將示威區用作泊車區。
議員:難以理解行管會的決定
另一邊廂,專欄引述有議員認為,難以理解行管會的決定,尤其現今社會局勢平靜,相信重新容許示威也不會增加保安風險,加上「煲底」現時也不用預約或登記,一般人可自出自入,「有事一早發生咗」,強調不應因管理等技術性問題,影響議會的原則方針。
該議員又解釋,立法會作為反映民意的機構,設有示威區一來具象徵意義,二來也有掌握民情的實際功效,而議員現時接收公眾請願信要改往政府總部東翼前地外、添美道街邊,「咁又成何體統」。他期望下屆大會主席及行管會,有大智慧及胸襟解決示威區問題,塑造議會開明的形象。
相關文章
- 港聞憂重開淪花瓶 立法會煲底示威區前途未明2024-10-03
- 港聞李家超:其實(表達意見)渠道係太多 行會示威區接信成歷史2023-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