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 週二 週三 週四 週五 週六 週日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指金融中心挑戰不在經濟在政治 李家超:曾有資金不問價錢 只求盡快撤港

香港股樓齊跌,「國際金融中心遺址論」一度甚囂塵上,特首李家超今表示,香港國際金融地位穩固,又指最大挑戰不是經濟和金融,而是政治因素。他憶述有資金曾不問價錢,只望盡快撤離香港,直指是政治姿態,而非出於投資角度。他認為,「外部勢力」仍會攻擊港府施政,但稱「我們做事光明正大……相信世界有明亮眼光」。

《香港電台》報道,李家超今(14日)出席「機遇灣區」活動時,回應有關香港金融和航運中心的負面言論時表示,香港兩個中心地位穩固並具有優勢。李又指,真正挑戰不是經濟和金融,而是政治。他憶述有資金曾不問價錢,只求盡快撤離香港(”some funds asked for money to be realized, not asking for price, asking for time.”)

李家超形容這是「政治姿態」(political gesture),有關情況同樣解釋了香港的股市早前有較大幅度下跌。但他強調,香港股市目前已反彈兩成,又指明智投資者知道投資市場會有起伏,但政治因素對市場的不良影響不會持續太久。

李指很多人談論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時,只着眼於股票交易,但金融中心還包括國際融資、發債、銀行活躍度和保險密度等。他稱香港發債是亞洲第一;世界百強銀行中,有75%在港營運;本港保險密度全球第一。所以他認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穩固。

上任兩年 完成兩大政治工作

他提到,上任兩年在政治方面做了兩件「重大、重要」工作,分別是完成《基本法》第23條立法,和完成區議會選舉。他特別提到今年3月19日通過的《維護國家安全條例》,是香港等了「26年8個月19天」才完成的「光榮工作」。

根據《港台》報道,李家超還闡述其經濟和民生政績。他指2022年上任時,香港經濟負增長3.7%,兩年後已扭轉為正增長3.3%,住戶入息中位數亦增長一成。住屋方面,政府已設公屋輪候時間封頂、房屋面積封底,又指香港沒有很嚴重貧窮問題,但要精準幫助劏房戶、長者和單親家庭。

「相信世界有明亮眼光」

對於未來挑戰,李家超認為「外部勢力」仍會攻擊港府施政和干預司法,包括一些案件的審訊、恐嚇官員等。但他指「我們做事光明正大,我們所有理由都會理直氣壯去宣示出來,我相信世界都是有明亮的眼光,看到誰錯誰對」。

翻查資料,《人民日報》前日(12日)報道,今年是「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表5周年,當局安排近百名中央、廣東和港澳傳媒參與大灣區採訪活動,活動在11日至18日舉行,期間將到訪廣州、深圳、珠海、澳門和香港,採訪當地官員和學者。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