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醫院申順延3年償還政府貸款 最壞情況當局可收回醫院

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今(14日)討論是否批准將香港中文大學醫院的政府貸款首次還款期再度順延3年。醫務衞生局長盧寵茂坦言,若3月19日前得不到立法會同意,按照合約,中大屆時無力償還的話,需繳付更高利率,最壞情況政府會收回醫院用地及建築物,但他不希望看到這情況發生。多名議員就醫院開源「獻計」,例如爭取海外人士來港康健旅遊、讓中國人來院生產等,委員會最終同意提交財委會討論表決。
立法會2015年向中大批出約40.3億元貸款,根據中大與政府簽訂的貸款協議,中大醫院原本須於2023年開始,至2032年間分10次年度還款,即每期4億330萬元本金及未償還款額的利息。 由於醫院於2021年投入運作時適逢新冠疫情,嚴重影響流動資金和財務狀況,因此提出延後5年還款,並已於2023年獲財委會批准先順延2年還款至2025年3月19日,同時由衞生事務委員會檢視中大醫院的財務狀況後,再尋求財委會是否批准順延餘下3年,意味將還款期延至2028年。
若財委會未批准順延餘下3年的還款安排,中大醫院3月19日將開始還款,首次還款額預計超過5.5億元,由於金額已超過醫院的現金結餘,院方極可能即時無法還款。
多位議員憂慮,以目前的財務推算,就算批准順延3年還款,醫院的現金流仍不足以還款,屆時又要拖延,詢問政府有否訂立「底線」。盧寵茂指出,按目前貸款協議,若中大醫院未能如期還款,會以原定利率加3%作為年利息,並按月以複息計算,最壞打算是政府有權收回並管有中大醫院用地及其建築物。
但他重申不希望看見這個情況,認為中大醫院開業3年,仍在好早期的階段,在紓緩公營醫療壓力及提高私營醫療收費透明度的角色具重要性,正明顯逐步改善,相信院方未來3年若能控制成本及提高收入,有機會將差距拉近,政府將每年向立法會匯報。同時,中大若在2028年仍無法償還貸款,將會考慮後備融資方案。
中大醫院最新數據顯示,2023/24財政年度未扣除利息、稅項、折舊和攤銷前虧損約3.1億元,現金結餘約2.8億元;於2024年下半年收入較去年同期增加29%,仍錄約7,700萬元虧損,現金結餘約1.85億元;然而,院方在去年11月首次做到單月份損益平衡。根據醫院上月調整的財務推算,預計要到2026/27財政年度方能轉虧為盈,而在2027/28財政年度的還款前現金結餘約為1.83億元,相信難以應付首期本金及利息還款。
議員獻計開源 中大醫院行政總裁指該院「喺小紅書幾紅吓」
針對中大醫院要開源節流,議員紛紛獻計。民建聯李世榮表示,過去推動康健旅遊的泰國,現時受詐騙園區影響,旅遊業大受打擊,建議醫院可吸引原本計劃去泰國做身體檢查的香港和中國龐大旅客量,增加收入。專業動力林素蔚則認為,可以重點發展盈利較高的特色專科項目,例如產科、生育輔助、多專家匯集的腫瘤科等,吸引客群。
中大醫院行政總裁馮康表示,在吸引中國客源方面,中大醫院「喺小紅書幾紅吓」、「好多小紅書自動幫我哋宣傳」,目前已在百度和微信建立企業渠道,直接在中國發布宣傳訊息,也有中介公司組織體檢服務,進展不俗。他補充,產科服務的病人有相當大比例來自高才通計劃及中國,發展迅速。
選委界陳凱欣建議提早啟用餘下四成病床,並以中大醫學院作技術支持的獨家手術或檢查等「殺手鐧」,開拓本地以至海外客群,例如「如果有啲婦產科驗BB,盧教授嘅一滴血就可以知道晒胎兒嘅情況,呢個係非常受歡迎,海內外全部都嚟」。
中大校長盧煜明透露,會加強醫學院與中大醫院合作,盡快引進新項目,例如他研發的無創DNA測試,中大醫院已應用於測試鼻咽癌;以AI做大腸鏡找出可疑位置及超聲波治療癌症等新項目,將會陸續引進醫院。
至於馮康將於7月退休,盧煜明稱目前已作全球招聘和委託獵頭公司,已有高質素候選人,希望短時間內決定人選,指接任人需具創新思維和領導才能,有信心醫院營運會愈來愈好。
相關文章
- 港聞楊永杰擔心中國客「走數」增壞賬 盧寵茂:好難諗到內地人有醫學需要跨境白車嚟香港2024-04-12
- 港聞謝偉俊倡大灣區購牙醫服務予市民 盧寵茂稱公務員福利不能與公共醫療混為一談2024-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