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替歐陽炳強翻案 畢生積蓄投入辦學 樹仁大學校監胡鴻烈昨辭世享年105歲

香港樹仁大學創辦人兼校監胡鴻烈昨日(27日)在家人陪伴下安詳辭世,享年105歲。樹仁發新聞稿指,大學仝人深切悼念,至於出殯儀式和追思活動則有待家人安排後另行公佈。由外交官出身到擔任香港大律師,再成為香港首間私立大學校監,胡鴻烈一生奉獻教育,關懷弱勢,除了辦學外,他最為人所知是替「紙盒藏屍案」被告歐陽炳強翻案。

1920年於浙江出生的胡鴻烈,民國時期於中央政治大學外交系畢業,曾擔任外交官,其後與妻子鍾期榮於巴黎大學進修法律,雙雙獲得博士學位,之後在英國考取大律師資格並回港執業。精通中、英、法、俄四國語言的胡鴻烈,除法律工作外亦步入政壇,先後擔任市政局及立法局議員,特別關注青少年問題。

胡鴻烈在法律界享負盛名,最為人熟知的是替70年代轟動一時的「跑馬地紙盒藏屍案」主角歐陽炳強擔任辯護律師。該案沒有人證,控方單以科學證據和環境證供而將被告定罪,而胡鴻烈一直深信他是無辜的,積極為他翻案。

不過,更令人對胡鴻烈佩服的是他與妻子合力創辦「樹仁書院」(後升格為樹仁大學)。1971年,胡鴻烈與太太鍾期榮,以積蓄自資創辦樹仁書院,胡擔任校監,而太太則擔任校長一職;書院五年後獲政府承認為專上學院,改名為樹仁學院,雖然學校的課程已等同大學資格,但政府仍拒絕讓其開辦學位課程,故該校只能頒發「榮譽文憑」。1978年政府願意向樹仁提供資助,但要求樹仁將學制由四年改為三年,然而兩位創辦人堅持四年學制,拒絕港英政府的資助。

多年來,在胡鴻烈夫婦的苦心經營下,樹仁由馬地成和道到在北角寶馬山一帶拓展,學院規模大大提升,於2006年終能成為香港第一間私立大學。

胡鴻烈的辦學精神深受社會所認同,2008年獲頒大紫荊勳章,更獲多間大學頒授榮譽博士,其中2015年獲港大頒發榮譽博士時,他的兒子、仁大副校長胡耀蘇代表父親致辭時表示:「香港是我家,法律、政治和高等教育是我一直關心並曾參與其中的事宜……學院的老師、同學和支持者都認同樹仁教育的價值、堅守原則,逆政府政策,獨立地走自己的路,堅毅不倒,直至政府的政策改變,讓我們得以實現理想,正式成為一所大學。」至於長壽的關鍵,胡鴻烈認為:「我相信讓身心保持活力,是長壽的一個關鍵原因。論語第七卷孔子這樣形容自己:『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論語‧述而》』。」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