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新聞機構及記者被不合理查稅李家超:「真正的專業團體」不應「姑息養奸」

香港記者協會上週指至少有8間媒體平台或其他機構,以及20名新聞工作者或其家人被不合理查稅。行政長官李家超今(27日)早出席行政會議前回應指「正確地報稅、準時咁繳稅」是法律責任,又不點名批評記協,指即使「假扮扮專業行業團體」亦不應「姑息養奸」,「嘗試對政府施壓」只會「自曝其醜」。記協主席鄭嘉如傍晚回應指,李家超的說法「完美印證」記協指出當局對納稅人未審先判和先罰的情況確實存在。
李家超被記者問及,不少被查稅的對象為記協成員或在獨立的媒體任職,讓人質疑政府針對獨立的媒體記者。李家超回應指,稅務局依法查稅、評稅是職責,而逃稅屬違法行為,最高刑罰是予以監禁三年,又強調「記者或任何行業」都沒有特權逃稅。他又指出,「真正的專業團體」應致力提升行業水平,對於涉嫌違法的成員應予以譴責及要求改正,而非「姑息養奸」。
他批評,「專業行業團體也好,非專業行業團體也好,假扮專業行業團體也好,姑息助長成員犯法逃稅,嘗試向政府施壓,只會自暴其醜」。他重申,政府對所有違法行為,包括逃稅,會一律依法處理,絕不姑息。
記協主席鄭嘉如傍晚回應,指記協質疑稅局的程序正當性,但特首卻將面對審核的納稅人標籤為「逃稅」、「犯法」。她指,《彭博》於記協記者會翌日發表一篇報道,引述德勤中國高層指本港因被審核稅務而求助的私募基金及風險投資公司數目近年大增。
她質疑,稅局強調這是以一視同仁的既定程序進行,那是否代表最近因稅務優惠方案而來港的基金和資金管理公司,他日面對稅務審核時,都可預期會被標籤成「逃稅」,且須預繳稅局憑空「估計」比實際高幾倍的稅款?
香港記者協會上週指至少有8間媒體平台或其他機構,以及其創辦人或其家人被稅務局指稱「短報收入」,包括記協、《獨立媒體》、《法庭線》、Hong Kong Free Press、《爆炸頭》和Renews等。所有機構按估算需共預繳70萬元,暫緩後預繳約30萬元。另有20名人士,包括機構現任或前任負責人、董事或股東、獨立記者,以及其家人等被查薪俸稅、利得稅和差餉,所有人按估算短報收入約100萬元,暫緩後預繳9萬元。
相關文章
- 港聞至少8間傳媒及機構、20人被查稅 記協主席:要求記者預繳款項是「未審先罰」2025-05-21
- 港聞【被稅局追收逾40萬利得稅 記協:大惑不解 將提出反對】2024-01-25
- 港聞上任17日 記協主席遭《華爾街日報》辭退 早前被施壓退選2024-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