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陽光透過紅色的窗戶灑入房間,展場中央佈置了一個巨型紙棚隧道,掛着從香港獄中寄到台灣的書信和畫作,感覺肅殺且壓迫。第二屆香港人權作品展在二二八國家紀念館舉行,歷史彷彿無止盡地迴轉,70年多前鎮壓屠殺,以及隨後數十年的白色恐怖,竟與今天香港遙遙呼應着。極權總是無休止地延伸長臂,稍不留神,一切就會在瞬間被剝奪,消逝於無形。
還未進入展場,就令人無限感慨。作品《糖衣迷霧, 2019》展出240張「迷霧」影像,藝術家把煙霧以外的景象「退地」,催淚煙成為每張影像的主題,以粉藍色襯託,宛如溫柔的迷霧,其實是毒物,主辦人之一、香港人權陣線發起人「赴湯」說這是反修例抗爭的時間紀錄,迷霧紀綠着不同的抗爭事件。細看每張影像下方的小字,便可看見是在哪裏發射的催淚彈,中大二號橋那層霧,尤其濃特別紅。

展場最讓人駐目的,無疑是立於中央、以紙筒構建的「竹棚」,一條長長的隧道,掛着從香港獄中寄到台灣的畫作,赴湯說整個建築就如時光隧道,從縱橫交錯的紙筒往外看,站在棚內就如回到被囚時光。筒與筒之間就以索帶緊扣,傳統搭棚技術加上抗爭運動標誌性物料,根本就是香港故事最具象的展現。

獄中朋友被迫撕掉「敏感」社會議題畫作
灑進來的陽光,都是紅色的,展場牆壁也貼上紅色牆紙,紅色的空間,給人窒色感覺,赴湯說這正是展覽希望讓觀賞者感受到的,寓意我們都受紅色極權壓迫。窗外微風輕拂樹影婆娑,歲月靜好;窗邊桌上放着百多個白色信封,整齊排列,隨意拿起信封打開,一封又一封獄中書,有安慰打氣,有時事評論,也有只談風月,那些為人們負重前行的人,一切是否安好。
赴湯從9個月前開始收集獄中信,有些是現已「放學」的朋友提供,有的是通過朋友幫忙拿到,也有些由在囚人士家屬提供,收集了500多封,目前展出100多封,觀眾可以翻閱,坐着細讀。他解說,信書時間橫跨《國安法》與《基本法》第23條實施,從內容可見微妙變化,「初期還有一些集體寄往的聖誕卡或打氣信,現在已沒有了,因為後期在囚人士會被指收太多信而受罰」。有些打氣信,甚至已成絕版。

「到了近期,連一些打氣的語話也沒有了,因為懲教不喜歡,『香港人加油』已成禁語,即使從連登抄些小故事,也寄不到入去」。他舉例,一個牆內朋友畫了一些「敏感」的社會議題畫作,會被懲教帶入房「聊天」,「暗示這些畫會引起關注,問他是否真的要寄,最終朋友要親手撕掉畫作」。又或者,會被「B仔」(同期數中最大權力的犯人)欺凌,然後被警告「都叫你寫嘢小心啲」,再嚴重的就被「鎖水飯房」(單獨囚禁)。
展出余若薇親筆抄寫歌詞書信
除了由獄中人士繪畫的作品,還有一些從外間寄往監獄的書信,例如由余若薇手抄寄給傑斯的《問我》歌詞,也有由一位藝術家繪畫的12個仍在獄中知名人士的肖像。展覽同時亦展出「破窗自由——香港人權作品比賽」的得獎作品,當中有畫作、裝置藝術和錄像,比賽共收到50件、來自6個國家的作品,最觸動赴湯的,是一個12歲台灣男孩的作品。

該作品展示威權國家對人民的監控和打壓,「這件作品令我們感到活動真的達到期望目標,連結不同地方的人,讓大家警覺必須珍惜自由、捍衛人權!」辦一個展覽絕對不易,整個活動由赴湯自資,再找來幾個朋友一起無償參與,策展人、藝術家黃國才也是「義工」,由評審作品,到埋首佈展6天,最終目的是要連結不同地方的人。赴湯坦言,「極權侵害的不只是香港人,全世界的人也在受壓,希望透過香港人的故事,讓大家看到香港的失敗例子、極權的成功例子,極權在台灣也用相同手法,希望香港是最後一個被極權蹂躪的地方」。

威權70年來如影隨形 永劫回歸
在二二八國家紀念館舉辦這次展覽,別具意義。展覽位於三樓,參觀人士先參觀發生於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常設展覽,以及細說50至80年代白色恐怖時代的「禁書展」,再走進這個正在發生的香港抗爭運動人權展。永劫回歸的沉重,一再撼動着人們,威權的夢魘再度凝聚,永遠無法散去。
「台灣從極權到今天民主社會,香港卻從民主變成專制政權,而幾十年來都是同一壓力來源,極權是不會停止的,任何民主都有崩壞的可能,變成香港,我們被迫離開,去別人的地方才可以有自由,希望台灣人警惕」。
離開前,展覽設有互動區,讓參觀者畫畫或留言,有人在畫作一角寫着,紙質尤如香港懲教的信紙,赴湯說,這是「特別參考香港的情況而準備的」。牆內的人,很多仍在堅持寫自己想寫的,「他們在抵抗良知消失」。良知真的很容易跌掉,就如某年某日,那些丟失良知而不自知的人,也許終其一生也無法再跟良知相遇了。

《第二屆香港人權作品展》
日期:即日至6月29日
時間:週二至週日10:00至17:00(逢週一休館)
地點:二二八國家紀念館 三樓藝文空間(台北市南海路54號)
相關文章
- 離散國際「香港人權作品展」展示牆內畫作 赴湯批港府在人權日辦「假選舉」侵害民主2023-12-11
- 深度港聞23條一周年專題|港人恐懼無止境膨脹 學者指「新煽動罪」已成「口袋罪」2025-03-21
- 國際47人案判刑在即 在台港人「流動連儂牆」解說案件 逾10台警便衣戒備2024-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