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Pazu 薯伯伯.行走即意義
自十餘年前,布達拉宮接待遊客人數每日 2300,至今每天 4000 人。藏人朋友驚怪此事,擔心宮殿損毀。而不少來藏遊客,仍覺宮殿一票難求,或需提前通宵排隊,或以高價參加「一天遊」。
所謂「一天遊」,多為漢人組織,索價過千,早晨遊布達拉宮,中午指定購物,午後參觀大昭寺。導遊恐防遊客走畢宮殿後離隊而去,錯過購物宰客商機,遂或扣其證件,謊稱大昭寺購票要求。此類旅團無聊至極,重於購物抽佣,漢族導遊解說不倫不類,遊客倉促參觀,往往失望而回。
然對多數藏人而言,朝聖非僅限於入寺入宮,更重於行走轉經道,如「孜廓」或「帕廓」(註一)。我認識不少藏人朋友每日例行,若想相約見面,不需定時定點,多在轉經道上相遇。遊客若未能參觀寺廟或宮殿,實也無須發愁,於全日開放的轉經道上,更能了解西藏文化。
藏人日常朝拜,設置於轉經道上,與生活融而為一。拉丁古諺有云「世界乃眾神之廟」(註二),藏人轉寺、轉宮、轉山、轉湖,等同視世界為眾神之所,敬畏天地之心,實與羅馬古人異曲同工。
藏人徒步朝聖,合我性情,亦是旅行常法。有次於尼泊爾加德滿都短留十餘天,暫住友人家中。每日從市中心起行,或東行或西進,不依交通速度,體驗城市節奏,感受街道氣息。某日見店肆皆休,乃知過光明節,途中見犬頭塗有紅點祝福印記(tika),拍攝街上趣聞。由印度教領域,行至藏傳佛教大寶塔區,彷若遊走兩個世界。
正因喜愛漫步浪遊,何處均覺樂趣無窮,從不怕遺漏景點,因走過之地,較所謂必遊景點更值探索。徒步即旅遊,無需繁複計劃,故可隨時啟程;且起行已自足,故不因無謀劃而惆悵;既知行走即意義,不以無目的為愁;每步未知,故皆為趣。
註一:「孜廓」即布達拉宮轉經道,亦稱作「頗章夏廓」;「帕廓」即大昭寺轉經道。
註二:原句為拉丁語:Mundus ipse est ingens deorum omnium templum.
相片:尼泊爾加德滿都光明節,敬犬日(Kukur Tihar),攝於 2023 年 11 月 12 日
授權轉載:Pazu 薯伯伯
薯伯伯為最早一批在網上連載遊記的香港人,多年來足迹遍佈歐、亞多國,在喜馬拉雅山麓、東南亞、南亞等地區生活。著有《風轉西藏》、《北韓迷宮》、《西藏西人西事》、《不正常旅行研究所》、《逍遙行稿》,分別在香港、北京、首爾、台北出版。
註:論壇版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editorial@photonmedia.net並註明「論壇版投稿」。本論壇發佈之內容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光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