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 週二 週三 週四 週五 週六 週日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  

《華爾街日報》:外國人不願到中國了

《華爾街日報》今(4日)刊登一篇題為《中國的最新問題:外國人不願來了》(China’s Latest Problem: People Don’t Want to Go There)的評論文章,文章論及中國在疫情後重新開關半年,依然門可羅雀,赴華旅客寥寥無幾,指出這是中國與西方漸行漸遠(widening the East-West divide)的又一跡象,可能會造成長期的負面影響。

文章指出北京、上海等大城巿嚴重流失海外旅客,今年上半年,這些一線城巿的海外旅客人數還未能回復2019年疫情前的四分一。今年首季旅行社入境旅客接待人次僅為5.2萬,2019年首季則有370萬人,跟往年同樣,其中近一半旅客來自台灣、香港及澳門,文中更特別點出台灣是一個自治島嶼(self-ruled island)。

而華中地區的張家界國家公園是電影《阿凡達》(Avatar)中「浮山」的拍攝地,截至今年5月中旬,海外遊客人數僅為2.56萬,而2019年首5個月的海外遊客人數則為50萬。

作為一個半官方組織,中國旅遊協會(China Tourism Association)智慧旅遊分會會長肖潛輝5月在一次演講中表示,來自歐洲、美國、日本和韓國的遊客數量都在大幅下降。有專家分析,到中國的海外遊客和商務人士減少,意味着外國人親眼目睹中國情況、與當地人交流的機會減少,而這是緩解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一個重要因素(an important factor in reducing geopolitical tensions)。

旅客減少也可能導致對華投資減少,獨立研究機構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對政府數據進行了分析,顯示2023年第一季外國對華直接投資降至200億美元,而2022年第一季度為1,000億美元。

文章引述多名美國旅遊公司以及為在華投資提供諮詢服務事務所的負責人,分析赴華旅客以及投資減少的原因。

赴華旅客減少一方面是因為飛往中國的航班數量,仍未恢復至疫前水平,但中外旅遊專家卻表示,外國旅客迴避中國的另一原因是中國與西方關係持續惡化,令他們對赴華旅遊更謹慎。美國政府今年6月發布的旅遊警示,警告國民重新考慮赴華旅遊,原因是中國政府「隨意執法」(the arbitrary enforcement of local laws),包括出境限制及不當拘留(exit bans and the possibility of wrongful detentions)。

商業顧問Matt Kelly說,他有一段15年前在桂林騎自行車旅行的美好回憶,後來還曾兩次前往中國,但他說現在沒興趣再去了。「如果是我熟悉的中國,我會回去嗎?是的!」但現在,「中國似乎確實把自己描繪成一個非常反西方、特別是反美的國家,這讓我很不安」,他說。

而美國一家精品旅行社Friendly Planet Travel則表示,以往每年都會帶團多達1,500名遊客到中國。該公司的創始人兼總裁Peggy Goldman稱,疫情後公司沒有接到任何申請。當她的團隊研究人們在網上搜尋的目的地時,「確實發現中國是墊底的,」她表示。「人們對中國的話題充滿敵意」。

Harris Bricken是一家為在華投資提供諮詢服務的律師事務所,其合夥人Dan Harris表示,儘管企業管理階層仍在諮詢前往中國的事宜,但許多人現在關注的是風險,而過去他們想了解的是如何加快簽證速度。Harris提到中國最近對西方盡職調查公司和其他公司進行調查的事件,其中包括中國政府對貝恩公司(Bain & Co.)等全球諮詢公司的調查。「除非迫不得已,否則人們不會前往中國」。

文章亦引述一名避免前往中國的外籍人士,現年37歲的投資顧問Alexander Sirakov去年8月從上海搬回保加利亞。他說,在他的外籍朋友圈子裏,大多數人都已離開了中國,他居住小區的10個外籍家庭中有8個已離開。他說:「人們現在覺得中國是一個非常遙遠,而且有點與世隔絕的地方(very distant and somewhat alienated)。現在與4年前的情況剛好相反,那時中國真的開放又充滿活力,是一個必到之地。」

《光傳媒》翻查資料,跟據中國​​國家移民管理局於上月19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出入境人數為1.68億人次,是2019年同期的48.8%,而外國人出入境為843萬人次,惟未有2019年同期數據。而為在華外國人辦理停留居留證則有37.9萬人次,是2019年同期的86.7%。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