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郊外求助個案急升 山藝教練:打卡點難度高
據警方東九龍總區最新數字顯示,去年接獲的郊外求助個案有202宗,比前年161宗上升25%,求助內容包括迷路、身體不適等。然而,去年涉及遊客的郊外求助個案更由29宗急升至56宗,暴增93%。山藝教練向《光傳媒》指出,近年很多人喜歡前往行山打卡點,這些路線難度較高,欠缺安全裝備容易發生嚴重意外。行山平台「風火山林」創辦人坦言,在山上經常被遊客問路,他們對山徑不熟悉,建議當局加強向遊客推廣行山安全。
警方總結郊外求助的主因,包括輕信網上行山攻略並高估個人能力、在危險地方拍照打卡、獨自或在惡劣天氣下行山,以及缺乏應急用品。
單以去年12月計,最少4人行山期間發生意外身亡。包括12月26日,一名有獨自行山的習慣的61歲男子被發現倒臥在西貢萬宜水庫東壩標尖角,送院搶救後不治;3日後,另一名61歲女子與友人前往牛押山行山,游繩落彌天棧道近90度山坡時疑體力不支,失手墮下樹林深處,送院後不治。
結伴同行 減低失救機會
山藝教練盧澤琛認為,相對其他運動,行山活動有獨特性,包括地方偏遠、支援時間較長、通訊困難等,就算聯絡上救援人員也需懂得報告自己的正確位置,當中牽涉知識和技術。他表示,如果裝備和糧水不足、無合適器材,在偏遠地區發生事故時,亦無法及時獲得支援。
盧澤琛指出,市民應避免獨自行山,建議結伴同行,能在發生意外時求救和互相照護,減低失救的機會。
然而,近年不少旅客來港行山,涉及遊客的郊外求助個案更由2023年的29宗急升至去年56宗,暴增93%,奪命意外頻生。去年1月中,一對中國姐弟經深圳來港一日遊前往石澳行山,在岸邊打卡拍照時,女事主被捲入大海,兄弟跳海救人,最終57歲女事主與55歲弟弟命喪海中,魂斷石澳大頭洲;5月中,一名37歲中國男子持雙程證來港旅遊並參加行山團,在獅子山至近獅頭位置的石崖,攀岩期間失足墮下約25米山坡然後重創,送院證實不治。
獅子山獅頭、蚺蛇尖等險線 難度高較危險
盧澤琛坦言,愈來愈多人涉獵打卡點,例如獅子山的獅頭、蚺蛇尖,但這些拍照熱點一般較危險,路線難度較高,屬所謂「險線」,無安全裝備保護,容易發生嚴重意外。
另一方面,他亦留意到有不少遊客組團到港行山,甚至以「麥理浩全走」、「鳳凰全走」作招徠,同步露營。盧澤琛擔心,龐大隊伍中,照顧的人手比例是否足夠;主辦方或領隊事前有否提供充足資訊,例如路線詳情,並告知參與者香港氣候有別於其他地區,相對炎熱潮濕,較易中暑、熱衰竭。
遊客問路 對身處位置無概念
「風火山林」創辦人華嘉昌則表示,觀察到愈來愈多遊客到香港行山,主要是中國遊客,少數是韓國人。他們尤其喜愛麥理浩徑第二段,足跡亦遍佈香港不同山徑,就連偏遠小徑都可以見到其足跡。華嘉昌直言,經常被中國遊客問路,他們甚至對自己身處的位置毫無概念,對香港郊野未必熟悉,亦未使用正確的本地行山地圖或手機程式,擔心他們抱遊客心態「去山頂行個圈」,準備不足導致意外。
他建議行山前必須做好準備,了解路線,使用合適的地圖或手機行山程式,例如:郊野樂行、MyMapHK、HKSOS也有求救功能,行山人士應事先了解求救方法。
華嘉昌認為,遊客也應該為自己的安全負上責任,不能以不熟悉香港環境為藉口。若求救人士當中,遊客所佔比例較高,當局應加強對遊客宣傳行山安全。
遇山火 逆風、下山離開
至於近日雞公嶺山火焚燒逾20小時,盧澤琛提醒,遇上山火需冷靜自救,可先尋找下山路線離開,行走速度會較快,亦能減少體力消耗。同時,要留意風向,選擇逆風而行,與火源反方向逃離更安全,也可選擇已焚燒過的地方離開,因為欠缺燃料,再起火機會較低。
相關文章
- 港聞《彭博》|蘭桂坊「中國化」 由外籍人士的狂歡派對 到中國遊客的火煱、卡拉OK熱點2024-12-12
- 港聞《施政報告》諮詢會 地區人士獻計振興旅遊 倡仿效四川推特色吉祥物2024-08-19
- 港聞3D地圖「看見香港」 多角度睇立體城巿景觀2023-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