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慮意識形態滲透 英國關注中國收購私校潮

中國投資者近年積極進軍英國教育市場,據統計,過去10年已有超過30間私校被中資收購。有英國官員警告,這股收購潮背後可能隱藏中國共產黨的影響力,藉掌控學校來滲透年輕一代思想,意圖使這些學生長大後「對共產黨有所幫助」。

根據《泰晤士報》(The Times)報道,英國教育部及情報部門官員非常憂慮這股收購潮,認為背後實為中國發動的「意識形態戰爭」,由最初針對大學,轉向更容易下手的私立中小學,意圖從根本上影響英國下一代,讓這些孩子長大後「對共產黨有所幫助」。由於英國未能將中國列入對國家安全構成風險的加強監控名單,相關部門的應對行動據稱受到嚴重掣肘。

雖然英國官員認為收購背後潛藏政治動機,但總部設於北京的教育諮詢公司Venture Education去年發佈的報告指,中國家庭對英國教育的強勁需求,才是推動這股收購潮的主要原因。報告指,在2017年至2020年之間,有17間學校都是因為經營不善而被收購,投資者隨後會招收中國學生填補學額,或在中國使用相關校名開設分校。

Venture Education還透露,收購行動2022年開始顯著活躍,至去年底累計共30間私校被中國投資者收購,包括14世紀創校的Wisbech Grammar,以及擁有逾450年歷史的Thetford Grammar,女校Malvern St James今年2月被中資收購後,隔月宣布會招收男生,引發女生集體穿着粉紅色衣服抗議。

Venture Education聯合創辦人費舍爾(Julian Fisher)認為,工黨計劃對私校學費徵收增值稅,引發更多財困學校選擇出售套現,中資才伺機而入。費舍爾認為,大部分收購純屬商業考慮,因為「幾百萬英鎊對於一家資產數十億美元的房地產公司而言,不過是九牛一毛」,買家不會過度干預課程,但很可能會拒絕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等敏感人物來訪。

「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nter-Parliamentary Alliance on China)創辦人兼執行主任裴倫德(Luke de Pulford)批評,英國不應將「家傳寶物賤賣給中國」,並警告中國的投資「有附加條件且有戰略目的」,政府必須嚴格審視相關交易,確保學校免受惡意影響,而不是將其拱手送給敵對勢力。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