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 週二 週三 週四 週五 週六 週日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政務SEE〡李家超引《桃花源記》 暗示政治腐敗 逃避亂世?

特首李家超今日(13日)出席立法會互動交流答問大會,講到香港要推動文化旅遊融合嗰陣,引用東晉大文豪陶淵明嘅名作《桃花源記》,話文章令佢聯想到「宣傳嘅重要性」,仲話要將香港「打造」為「不同方面嘅桃花源」。雖然阿絲以前上堂成日瞓覺,但冇印象老師話《桃花源記》同宣傳策略有關喎,反而好似關於逃避亂世喎……阿絲驚再諗就犯法。

今日立法會嘅互動交流答問大會,第二節主題係「弘揚中華文化 推動文旅融合」。好多議員獻計唔同嘅文化旅遊路線,包括鄉議局劉業強提出發展圍村文化、選委界陳永光建議遊輪碼頭起「中醫藥文化中心」、勞工界郭偉強就話要邀請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嘅工藝家嚟香港,「令更多外國訪港人士,唔使穿州過省,就接觸到豐富、豐厚嘅中華文化」。

唔知係唔係主題開宗明義講中華文化,特首李家超聽完議員一系列建議之後,就引用《桃花源記》話「令我聯想宣傳嘅重要性」。李家超憶述,「以前讀書我記得讀《桃花源記》,陶淵明嘅,呢個世外桃源,嗰個漁夫『蕩失路』先去到,去完之後想再去呢,搵唔到嘅……縱然係世外桃源,冇人知呢,係去唔到㗎」。

所以李家超結論係:「宣傳好重要,宣傳先知道香港係一個桃花源,但香港不是《桃花源記》,因為《桃花源記》係一個隱世嘅地方」。佢仲話,要將香港「打造」為「不同方面嘅桃花源,話俾所有人聽,個桃花源入面有幾多棵桃花、平時點生活……」

如果桃花源廣為人識,仲可唔可以成為陶淵明筆下嘅桃花源呢?阿絲唔係陶淵明,真係唔識答。不過阿絲就記得,老師從未講過《桃花源記》同宣傳策略有關,反而同政治腐敗、追求樂土有關喎。

寫作背景 百度:王朝極端腐敗 保護貴族官僚特權

翻查中國「百度」,百度話《桃花源記》創作背景係陶淵明身處嘅東晉,「王朝極端腐敗,對外一味投降……統治集團生活荒淫……賦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對人民的剝削和壓榨」。加上東晉王朝承襲舊制,「保護高門士族貴族官僚的特權」,令到出身寒門的陶淵明「壯志難酬」。

於是,陶淵明只好藉創作抒懷,「塑造了一個與污濁黑暗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以寄託自己的政治理想與美好情趣」。

阿絲再拜讀《桃花源記》,文章提到村民話佢哋嘅祖先「避秦時亂」,於是帶着妻兒嚟到呢個與人世隔絕嘅地方,至於外間之後發生咩事,「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連漢朝都唔知,更唔使講魏晉朝嘞。

其實李特首講得冇錯,曾幾何時香港都真係一個「避秦時亂」嘅地方。至於而家?阿絲就唔識答嘞。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