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報》︱地區人士:紀念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屬「國家級任務」必須「交功課」

下月3日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日」,有傳媒獲悉建制陣營正絞盡腦汁,籌備在地區層面舉辦活動,實踐愛國主義教育,更稱紀念抗戰勝利屬「國家級任務」,必須「交功課」。不過,有地區人士坦言,如果只是不斷參觀紅色景點,較難吸引街坊報名;但如果為「跑數」組織長者參與「紅色一日遊」,則憂淪為街坊聚餐,失去意義。
《信報》時事專欄指出,9月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日」當天,預計港府主要官員、港區全國人大、政協委員及部分立法會議員都會到北京出席天安門閱兵儀式。然而,不少建制地區人士計劃在9月前後舉辦「紅色之旅」本地一日遊,安排街坊參觀香港的抗日戰爭景點,有區議員和關愛隊甚至研究以關愛隊所屬小區為單位,組織以千人計的大規模活動。
有地區人士表示,紀念抗戰勝利屬「國家級任務」,就算紀念日當天政界大人物都已上京,地區亦不能鬆懈,必須「交功課」,以實質行動響應愛國主義的主旋律。
建制陣營常歌頌的「東江縱隊港九大隊」曾在「三年零八個月」日佔時期以游擊戰術反擊日軍,紀念東江縱隊烈士的「烏蛟騰抗日英烈紀念碑」、「西貢斬竹灣抗日英烈紀念碑園」等,均是被建制常掛在嘴邊的「紅色景點」。
地區人士:長途跋涉只為到紀念碑「拉banner影張相」 吸引力有限
不過,有地區人士言,不少「紅色景點」位處鄉郊,如果舉辦的活動只是馬不停蹄參觀這些景點,恐難以吸引街坊報名,加上有興趣參加一日遊多數是長者,若要公公婆婆花錢報團、天時暑熱下長途跋涉只為到紀念碑「拉banner影張相」,擔心吸引力有限,「冇可能全程都係紅色景點,甚至參觀紀念碑、博物館只係配菜」。
他又擔心,理想中的「紅色之旅」恐怕變成「睇一兩個紀念碑,搭飲飲食食一日遊行程」,惟這卻偏離「抗戰歷史之旅」的原意,或予人「貨不對辦」的觀感。
地區人士:勉強組織公公婆婆「紅色一日遊」或淪街坊聚餐失意義
另一名地區人士則指出,抗戰勝利本應是「嚴肅課題」,若為「跑數」而勉強組織老人家去「紅色一日遊」,最終淪為街坊聚餐活動,反而失去意義,「不如搵返學校、制服團體搞獻花,聽老兵分享」。
專欄引述建制派人士形容,雖然推動愛國主義教育是理所當然,但畢竟「香港與內地民情風俗始終不同」,如果只單靠「跑數」,追求活動數量多、參加人數多,「只怕事倍功半」。他又認為,若是循序漸進地「移風易俗」,例如做好學校教育,讓公眾銘記歷史,了解和平來之不易,才是「穩打穩紮」的正途。
各界團體響應辦「一天遊」 包盆菜宴、鯉魚門海鮮餐
儘管建制陣營憂慮「紅色之旅」乏味,《光傳媒》翻查資料,發現不少團體都響應舉辦同類「一天遊」,例如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的「抗戰史蹟一天遊」,實地考察鹿頸村、烏蛟騰烈士紀念園和楊家祠,包盆菜午餐每位只需200元。主辦方稱冀全港學校組織師生、家長一起了解更多在港的抗日歷史資源和遺址遺跡。
另外,香港中律協會的「走過烽火歲月 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合家歡一日遊」更是費用全免,安排會員及親友到九龍寨城公園、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參觀,中途還能享用鯉魚門海鮮午餐,活動結束後會退回每位200元按金。
早於5月,民建聯黃大仙支部已舉辦「抗戰勝利80周年歷史回顧一天遊」,到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企嶺下海戰役遺址等地參觀;香港吉林社團婦委會「紀念抗戰80周年紅色之旅」則組隊前往深圳坪山的東江縱隊紀念館,讓百名身穿紅衣的成員深刻認識到婦女在民族解放中的歷史貢獻,認為此行是「一堂生動的國家安全教育課」。
相關文章
- 港聞信報︱建制派冀抗戰勝利80周年吸中國旅客 發展西貢抗日游擊隊等冷門旅遊路線2025-05-28
- 港聞文體旅局藉抗戰勝利80周年 推廣香港紅色研學旅遊吸引中國學生2025-02-12
- 港聞促旅遊業結合愛國教育 陳勇倡郊遊路線「掃碼」介紹抗日歷史2023-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