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諾貝爾和平獎明揭盅 黎智英、鄒幸彤再獲提名

今屆諾貝爾和平獎將於香港時間明(10日)下午5時揭盅,提名名單包括《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和前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朱耀明牧師向《追光者》指出,黎智英配得上和平獎,若他獲獎,對生活在香港的人、獄中人,以至整個社會都是非常大的鼓舞。至於備受矚目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外界關注對獲獎「志在必得」的他,落選的話會引發甚麼後果。

根據挪威諾貝爾委員會公布,今年和平獎有338個候選者獲得提名,包括244名人士及94個組織,按規定完整提名名單至少會保密50年,但提名人可自行公開。

朱耀明:若黎智英獲獎 對香港、獄中人是極大鼓舞

在已公開候選人名單中,有來自香港的黎智英和鄒幸彤。朱耀明牧師接受《追光者》訪問時指出,黎智英在這時代能夠甘心放下身分、事業,為民主自由犧牲自己,配得上和平獎。他認為,如果黎智英獲獎,對生活在香港的人、監獄裏面的人、爭取民主的人、以至整體社會,都是非常大的鼓舞,能鼓勵港人像他一樣堅持理念。

至於鄒幸彤,今年則獲挪威自由黨領袖梅爾比(Guri Melby)提名。梅爾比形容她在充滿壓迫和危險的時代,仍不懈地為民主和人權奮鬥,成就傑出,又稱鄒幸彤因《國安法》入獄,反映中共摧毀香港的自由和民主,因此「繼續關注這件事很重要」。鄒幸彤前年亦曾與黃之鋒、陳日君等,獲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CECC)以堅定捍衞香港自治、人權與法治為由提名。

黎智英連續3年獲提名

黎智英已連續3年獲得提名,今年繼續由CECC主席、共和黨議員史密斯(Christopher Smith)和共同主席、民主黨參議員默克利(Jeff Merkley)發起提名。

二人的聯署信提到,黎智英曾多次被提名,在和平、自由與人權領域的卓越貢獻獲得全球的高度肯定。他們本屆亦同時提名另外4位中國維權人士,包括維吾爾族學者伊力哈木(Ilham Tohti)、蒙古族社運人士哈達(Hada)、中國基督教牧師王怡及獨立記者黃雪琴,5人均被中共拘禁。

提名信指出,5人在中國和香港捍衛人權、和平與自由,卻因行使國際法保障的權利而被任意拘禁;他們為他人權利挺身而出,卻付出了巨大的個人與家庭代價,期望他們獲獎能向世界表達重要信息:「在中共統治下生活的人,對和平與自由的渴望,與全球其餘數十億人無異」。

特朗普渴望獲獎 分析指機會渺茫

要數最觸目的候選人,莫過於美國總統特朗普,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巴基斯坦政府等提名他角逐獎項。外媒報道,特朗普從不掩飾自己渴望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他近期頻頻吹噓自己促成「7場戰爭結束」,包括巴基斯坦與印度、以色列與伊朗等,但說法受到質疑,特別是美軍6月才空襲伊朗核設施。

上月特朗普曾公開稱,如果他無法得獎,對美國來說是「莫大侮辱」,又稱他「不想拿」,而是希望「國家」獲獎。分析指,特朗普除了追求國際聲望,更想藉和平獎與前總統奧巴馬較量,但鑑於他過去無視全球對氣候變化,退出巴黎氣候協定、發動貿易戰等,違背諾貝爾精神,獲獎機會渺茫。更有挪威官員擔心,特朗普落選的話可能會影響外交,令本已緊張的挪美關係火上加油。

國際預測「保護記者委員會」呼聲最高

全球媒體紛紛預測結果,挪威智庫「奧斯陸和平研究所」(PRIO)上月點名數個最有潛力獲獎者,以紐約的國際非政府組織「保護記者委員會」(CPJ)呼聲最高,PRIO所長解釋,去年有124名新聞工作者在以哈戰爭中喪生,「若CPJ獲獎,將傳達強烈信息:當記者被阻止向世界傳遞真相,和平與民主就會陷入危機」。

其餘大熱包括在蘇丹內戰地區提供救援的「蘇丹緊急應對室」(Emergency Response Room in Sudan)、「國際婦女和平與自由聯盟」(WILPF)、聯合國難民署(UNHCR)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