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將再推「夜經濟」? 昔「香港夜繽紛」官網已無法瀏覽 經民聯籲打造「夜消費之都」吸旅客

「香港夜繽紛」這個兩年前耳熟能詳的口號,大家還記得嗎? 上周經民聯發表研究報告,再度提倡以「夜經濟」重塑香港夜間活力,吸引旅客留港消費。不過,當年港府力推、各界積極響應的「香港夜繽紛」,竟已靜悄悄地黯然落幕,《光傳媒》發現其官方網站也無法瀏覽。經濟學者李兆波接受傳媒查詢時指出,若再推動墟市夜市,在個別地區或行得通,但對香港總體經濟的效益則存疑。
經民聯上周五(5日)發表《發展香港夜經濟研究報告》,提出7大建議,提倡重塑香港夜間活力,包括允許夜市小販明火煮食、在噪音、衞生等方面法規「拆牆鬆綁」等,提升市民在夜間的生活體驗,吸引更多旅客留港消費,將香港打造成「夜消費之都」。
「香港夜繽紛」官網無法瀏覽 最後一次新聞公報是前年5月
然而,港府2023年亦曾大力推動「香港夜繽紛」活動,更銳意發展成「日夜都繽紛」,旨在重振香港經濟,惟相關活動均已悄悄落幕。《光傳媒》記者今(8)嘗試瀏覽「香港夜繽紛」官方網站,發現已顯示為「無法連上」。
記者再以網站時光機Wayback Machine翻查,顯示6月14日當天網站運作仍正常,最後一次新聞公報是2024年5月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出席灣仔區「18區日夜都繽紛」開幕禮的致辭和會見傳媒內容。而根據網站內「18區日夜都繽紛」的活動列表,最後兩場活動為今年6月28日青年議會及深水埗民政事務處在鴨寮街主辦的「聲影『寮』天室2.0」;及北區民政事務處、北區區議會及新界社團聯會在上水匯舉行、今年7月9日閉幕的「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8周年–北區微型藝術展」。
「香港夜繽紛」低調落幕,未知是否反映政府的重視程度。對於經民聯「執個冷煎堆」,重提「夜經濟」,有其他政黨人士向《星島日報》指出,港府近一年多明顯將政策重心放在「重質不重量」的「盛事經濟」上,只辦「夜經濟」早已追不上現今經濟轉型需求,加上港人消費力北移,「再搞多幾個夜間市集」的具體經濟效益成疑。政黨人士亦不排除有政黨「早收三日風」,知悉《施政報告》有機會再提及「夜經濟」措施,但這些皆「只屬揣測」。
經濟學者:對總體香港經濟效益成疑
經濟學者李兆波分析,港人消費力外移、旅客消費模式轉變已是「不可逆轉」,餐飲零售業市場定位趨向兩極,不是非常平民化,就是面向高消費市場。他認為,推動墟市夜市的話,在個別地區也許行得通,例如較多基層居住的深水埗,可促進當區居民就業;但對總體香港的經濟效益則仍有疑問。
當年「夜繽紛」重點之一的廟街夜市,現時人流和生意比初期下跌不少。廟街販商商會主席陳錦榮透露,夜市每日約有5,000人次到訪,與去年同期相若,但近期受天氣影響,遊客稍減。他表示,廟街有算命、玉器市場等特色,期望夜市能長期營運。他又回應政黨建議允許明火煮食,認為明火煮食並非靈丹妙藥,加上較電爐危險,沒有必要性,直言夜市要配合「天時地利人和」,並非隨便找一幅空地或海濱便可,如果無地方特色,即使當局力谷,亦難以長久。
相關文章
- 港聞借海濱發展唱好「夜繽紛」 建制派倡一區一節日墟巿 中環海濱做第二個老蘭2023-10-12
- 港聞夜經濟重提上世紀「大笪地」 食店負責人:生意較疫情前少兩成 整死人再用補藥醫都冇用啦!2023-08-14
- 港聞區區設打卡點 尖沙咀夜光許願樹與大埔區「撞橋」 城門河放巨型充氣裝置2024-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