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 週二 週三 週四 週五 週六 週日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  

《明報》總編致函專欄作者 作者回應: 加劇「自我審查」 有作者或會消失

香港保安局局長鄧炳強上周五(9日)不點名批評有媒體專欄文章偏頗,明報總編輯劉頌陽昨(15日) 致函專欄作者,籲要「知所分寸」,「否則難保說不定哪天危機會降臨」。投稿《明報》逾10年的作者A(化名)向《光傳媒》表示,理解總編致函專欄作者是要「保障自己(《明報》)」,但相信會加劇作者「自我審查」,或會有作者在《明報》「消失」。 

|致函是「無可厚非」 也是「超前恐懼」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於上周五出席同為《明報》集團成員的《亞洲周刊》36周年酒會致辭時指,留意到近期有傳媒副刊部分已離開香港的專欄作者,「經常發表偏頗文章,以偏概全,刻意曲解政府政策或官員言行,誤導讀者」。他又強調,僅在專欄旁提示作品無意圖煽動,「並不能免除編輯責任」。

不定期在《明報》撰寫專欄的作者A指,說法貫徹了鄧的「戰狼」的風格,「不會感到太意外」,但認為鄧的言論不會對作者構成壓力,反而是向「媒體老闆」和「編輯」直接施壓,他指在這個「時勢」下,明報總編致函作者是「無可厚非」,但或多或少也是「超前恐懼」。他認為,同樣會刊登評論文章或有專欄的「自媒體」往後或需更小心。

|料日後有作者會「消失」 

翻查資料,2021年12月29日,《立場新聞》在6名高層被捕後宣布停運。《眾新聞》又在數日後,即2022年1月3日亦宣布停運。《明報》於2022年1月6日起,在專欄文章的底部加入「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字句。

A形容今次總編致函和2022年加入文末字句,都是「突然之間出現」、「沒有先兆」,且屬「同一個思維邏輯」,都是媒體為了「保障自己」,他指「既然覺得咁樣都唔夠,就將個責任交畀作者」。他估計,事件會進一步加劇作者的自我審查、選擇不再投稿《明報》,日後甚至會出現媒體向作者「退稿」的情況,有些作者或會從《明報》專欄「消失」。

|黃照達:副刊很多「灰色地帶」 理解《明報》的困難

政治漫畫家黃照達今早(16日)接受電台訪問表示, 理解《明報》的難處,同時也要平衡作者的「言論自由」,覺得「好困難」。黃照達稱,兩年前已經沒有畫政治漫畫,現時在《明報》連載的,是親子題材漫畫。他亦留意到不少過去寫「時事」的作者,都轉為寫「生活」,認為這雖然是「退而求其次」,但強調對於香港人來說有一個抒發感受的途徑也有其意義。  

被問及哪一個專欄作者比較「高危」,黃照達稱「不方便講」,但副刊的「時代」一向是一個介乎文藝和評論的地帶,有很多「灰色地帶」 ,難以分辨甚麼是「高危」。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