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 週二 週三 週四 週五 週六 週日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吳靄儀撰文「撐」《立場》前總編鍾沛權 鄧炳強批「英雄化」鍾 將犯罪行為美化成「新聞工作」

前立法會議員吳靄儀日前在《明報》專欄版以題為「權撐住」撰文,指《立場新聞》前總編輯鍾沛權被判刑21個月,有意見叫他認罪博取三分之一減刑,但鍾為了在庭上說清楚新聞工作理念,承受冗長的審判。《明報》今(2日)刊出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回應,指吳的文章「以拐彎抹角、指桑罵槐的方式談論『立場新聞』案」,將被定罪的鍾沛權「英雄化」、「罔顧法庭的清晰裁決」。

大律師兼前立法會議員吳靄儀周一(30日)在《明報》專欄版以題為「權撐住」撰文,指《立場新聞》前總編輯鍾沛權脫罪機會不高,有意見叫他不如認罪博取三分之一減刑,連同已還押日子,所剩在囚日子不多,「但這人不肯,因為他要為新聞工作的信念講清楚」,承受冗長的審判,為法律下的新聞尺度留下詳盡的公共紀錄。

本身是《立場》前董事的吳,在文章指《立場新聞》成立初年,網媒未被廣為接受,財政出現困難,但鍾沛權撐住,自己不出糧,有前輩勸他縮減報道範圍,將資源集中於某些服務範圍,鍾驚訝且不予考慮,直言「那做新聞有何意義?團隊貢獻難道只為此?」吳靄儀更在文中憶述,在一次社運的公眾活動,鍾靦腆地眾籌,「我站在他身旁,看到普通市民一個一個往我們的捐款箱塞錢,他興奮得像個孩子,只為直接感到讀者的熱誠嘉許」。

文章續指,時局愈來愈嚴峻,鍾沛權撐到最後一刻,沒有人能估量,他平靜面對失去自由的21個月,是憑着甚麼精神力量,而人們從心裏渴望撐住他。吳靄儀最後建議,在這300多天裏,輪班接力,每天做一篇新聞稿儲存起來,重聚時釘裝成一冊給他。「權,撐住,我們撐住你的信念撐住你」。

鄧炳強:將犯罪行為美化成「所謂的新聞工作」 《明報》不要被人利用成為煽動支持違法行為的平台 

《明報》今天刊出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回應吳靄儀的文章,指文章「以拐彎抹角、指桑罵槐的方式談論『立場新聞』案」,將鍾沛權的「犯罪行為美化成所謂的『新聞工作』」,港府必須「嚴正指出其誤導之處,以正視聽」。

鄧炳強表示法庭在裁決中清楚指出,案發期間被告「不是進行真正的傳媒工作,而是參與當時所謂的抗爭」。法官又指《立場新聞》的主張是本土主義,在反修例期間「成為抹黑和中傷中央及特區政府的工具」,「法庭認為這些煽動文章對中央和特區政府及其居民造成相當嚴重的傷害,罪行嚴重」。

鄧又指,法庭提到從《立場》的社論和《立誌》可見,被告站在抗爭者的一方與政府抗衡。「被告絕對不是單純的新聞工作者,亦不是純然因為履行新聞工作者就事實作出報道的責任而被法庭定罪」。而在「立場案」判刑後,香港新聞界亦有表示支持,包括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及資深傳媒人員聯誼會,「認同法庭的決定證據確鑿,使人信服,並且能彰顯法治精神、體現司法公正、保障新聞自由」。

鄧炳強於文末強調,相信《明報》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媒體,定會遵守《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關於傳媒的「特別責任和義務」,「保障國家安全或公共秩序,亦不要被人利用,成為煽動支持違法行為的平台」。

吳靄儀於《明報》的「法政隨筆」作家專欄逢周一見報。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