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夕:拼命無恙,要鬥命長|對這個城巿的愛與痛 痛到忘記了甚麼叫痛
久未露面的林夕,上周六(24日)現身台北國際書展,分享新書《給生活撐起一葉舟》。逾200名讀者聞風而至,分享會開始前一個小時已有人排隊,迫爆只能容納一百人的會場,不少人更要席地而坐,或在場外站着。他談孤寂、死亡、人生,亦談對這個城巿的愛與痛、希望與失落,面對一個城巿的陷落,在絕望之時,他感慨道:「拼命無恙,要鬥命長」。
別人總是說林夕怕生,也怕在群眾面前演說,那個黃昏,他把一切都推翻了。站在講台上,他跟台下觀眾互動打趣,氣氛熱鬧,觀眾席上還不時聽到廣東話,不少人特地從香港來到台北,只為見他一面。手上拿着一張寫滿字的紙,他侃侃而談,沒有主持人,一段35分鐘的獨白,由如何跟想自殺的朋友激辯,到自己獨自生活很快樂。
一個想要自殺的人,跟他說自己一個人感覺孤獨。林夕說:「我也一樣,獨身多年,但我一個人生活很快樂,如果知道自己喜歡甚麼,生活就沒有問題」。但人啊,還是要面對「空虛」,他覺得,一切如像撐起一葉舟。
舟,輕如葉,卻又重如山。生活本來不易,如何能把沉重的人生變成一葉輕舟,漂浮在水上,「漂來漂去,承受生活的壓力」。雖然只是一塊浮萍,但他覺得在沉浮之間,仍必須用力,把它撐着,稍一鬆手,就會沉入水裏最深處,「問題是,從怎樣的角度去面對生活的細節,呼吸也是生活的一部份」。
面對絕望 只能鬥命長
呼吸是生活的一部份,在一個充滿窒息感的地方呼吸,是時代給予我們的磨練,也是我們對自身的修行。山雨欲來,偶爾讓人感到茫然若失,法例漸多,那座熟悉的城巿逐漸遠去,也許終將成為陌路人,也許終生不再復見。林夕覺得,已無所謂失望或希望,因為這是早已預期的事情,在心理建設上有準備的話,那麼當然會好一點。
日後可以如何自處?在最絕望之時,他拋下一句:「拼命無恙,要鬥命長」,覺得做事必須計算過代價,「沒有了,惟有深耕細作,首先每個人做好自己」。他舉一個簡單例子:「今天的香港,如何做一個好人,有不守禮貌的人在巴士上吵架,你在巴士上挺身而出,跟他們講道理,已經是在建設香港」。深耕細作,香港人面對逆境,一直都以深耕細作回應,10年前如是,今天亦如是。
反修例事件:對這個城巿的愛與痛 痛到忘記了甚麼叫痛
關於2019年的反修例事件,有讀者問他如何調整心態?他說希望台灣永遠不會出現香港近年遭遇的事,台灣人可以用選票決定自己的未來,可以有選擇的權利, 而香港現時已完全沒有。在如此折磨的情況下,到底可以如何調適自己?他坦言:「不用調適,沒有調適」。更笑說,自己常常失眠,所以發生這些事情,也沒有讓他睡得不好。
撐起一葉舟,要撐起來,便要用力,愈用力愈感到它的存在。他關心社會事件,對他來說,不算是折磨,即使是遭到封殺,他也沒有放在心上。他甚至說,自己的不安,來自於他所愛的城巿、成長的地方,如一片葉子突然被壓在水裏,根本沒有時間去讓自己調息,「我對這個城巿的愛,這種愛與痛…」他稍為停頓,然後深深的吸一口氣,繼續說下去,「這種痛,痛到忘記了甚麼叫痛…」
因為太愛,才會痛。痛到忘了甚麼是痛,這種折磨,被壓下去,但最終,他依然對自己的情感坦白,「這是我自願的…如果一個人的情緒是自願的話,撐下去,沒關係」。他說,如果自己是一條鯨魚,睡着就待在水裏,時候到了就上水呼吸,而在「睡着」的這段時間,他寫了一些文章,形容這些都是很有力量的文字。但這樣撐下去,真的沒有關係嘛?
選擇孤獨就是自由
歌曲《任我行》中有一句歌詞「那時其實嚐盡真正自由」,在場有讀者問他,對他來說,甚麼才是真正的自由。他回答:「我說的自由是,即使擁有所有自由,有些人會把它放棄,例如人生規劃,結婚生子組織家庭。自由是自己可以選擇,『任你行』嘛,讓你選」。
然後他提到,在香港,自由是要爭取的,但在台灣,言論自由在亞洲排名很高,而所謂的自由就是「你願意選擇哪些讓你不自由的東西」,例如選修中文系,就會失去不能唸其他學系的自由,然而,路是自己選的。
他甚至打趣,以自己作為一個宅男的角度來看,自由對他來說,就是非常珍貴的「孤獨」,因為一般人獨處的時間很少,可能只是晚上睡前幾小時,「很少人難得想我那樣,完全的自由,是我努力爭取,不勉強跟人相處的自由。這樣說起來,好像很無情,但這樣才能有條件做一個有趣的人」。
選擇孤獨,所以不怕孤獨,新書的序言寫道「落水的不必妒忌安穩,就漂着」,「難得的潛沉沐浴淨身,難保變動變嗜好」,浮沉不是負面詞,是事實陳述,「浮浮沉沉,往後可以向世界說,曾經目睹過北斗,疾速竄流像流星」。
世道很黑很暗,當你凝望深淵,深淵也在凝視你,林夕書中最後一章《尼采與我們如是說》寫道:抵抗黑暗的定力,與光殉葬的勇氣,凝望深淵,深淵也在考驗我們,要不要用肉身,填平它。
到底要有多大的勇氣,才能擁有抵抗黑暗的定力,才能以肉身,填平那看不見底的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