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觀察報告:中國清真寺被關閉、拆毀、改造 違反宗教自由權
國際人權組織「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今(22日)發表「中國:穆斯林聚居區清真寺被關閉、拆毀、改造」報告,指中國政府正於寧夏及甘肅兩個省區,以各種方式限制伊斯蘭教宗教活動,更藉「併寺」政策大量削減清真寺數量,違反宗教自由權。
報告指出中國政府停用、關閉、拆除部份清真寺或將寺廟改建成非宗教用途, 亦有不少清真寺被當局除去圓頂、宣禮塔等伊斯蘭建築特色。人權觀察中國部代理主任王松蓮表示,「中國政府將各地清真寺關閉、拆毀和變更用途,是遏制伊斯蘭教在中國活動的系列措施之一」。
所謂的「併寺」即是「清真寺合併」,2018年中共中央辦公廳發佈一份「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伊斯關教工作的意見」通知書,指示全國各地黨委和國家機關「加強伊斯蘭教活動場所新建、改擴建的規範管理」,而當中的「管理」就是應以「不得新建、設立活動場所」為原則,以達「壓縮總量」目的,清真寺雖有例外,但應「拆多建少」。
旅美回族穆斯林維權人士馬聚向人權觀察表示,這政策是令虔誠的穆斯林轉向中共效忠的部分措施,「官員首先找上具有回族穆斯林身分的中共黨員…… 他們再去『說服』其他學生和公務員,告訴他們若堅持信仰便難逃留校察看或革職的下場」。
衛星圖片顯示清真寺被毀 西吉縣三分二清真寺被關
人權觀察通過分析在寧夏的回族穆斯林網上發布的影片及照片,並以衛星影像佐證,考察相關政策在兩個村落的實施情況。報告指兩村共有7座清真寺,其中4座遭顯著損毀,包括3座主樓被推平、1座祈禱室內部受損,所有清真寺的圓頂和宣禮塔都被當局拆除。
報告列出兩個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的案例,一個是吳忠巿廖橋村,村內55%為回族穆斯林,2013年該村有6座清真寺,據衛星影像顯示,2020年前所有清真寺都有伊斯蘭的建築特色,包括圓頂及宣禮塔,但在2020年1月到8月期間,3座清真寺的建築特色被去除,另外3座清真寺的主要建築物「正堂」也被拆毀,報告指這些清真寺已不可能繼續發揮功能。
另一案例則位於西吉縣劉家溝村的劉家溝清真寺,全村6成人口為回族,該清真寺建於1988年,2016年擴建正堂,包括兩個宣禮塔和一個圓頂,跟據衛星影像,宣禮塔和圓頂均於2019年至2021年期間遭拆除。
據人權觀察2023年1月取得並已核實的一系列影片中,劉家溝清真寺信徒日常祈禱必需的沐浴大廳已被拆除,報告引述匿名消息人士指,該清真寺於2022年初已被關閉,而西吉縣原有96座清真寺中,約有60座已被關閉。
另外,2020年「併寺」政策在甘肅省亦進行得如火如荼,永靖縣政府在小嶺鄉合併5座清真寺,平涼市大寨鄉則全年改造清真寺26座、合併2座,有「小麥加」之稱的廣河縣則註銷登記12座、關閉5座、「改善合併」5座清真寺。而在臨夏回族自治洲黃泥灣村,更有清真寺被改造成「扶貧」用途的「加工車間」和「文化活動室」。
穆斯林維權人士:阻止民眾做禮拜 監控清真寺
報告指出,專門研究回族穆斯林的兩位專家,漢娜・錫克(Hannah Theaker)和大衛・斯特勞普(David Stroup),在即將出版的研究報告中估計,寧夏境內的清真寺從2020年至今已有三分之二被關閉; 而據《自由亞洲電台》於2021年3月的報道估計,寧夏面臨關閉的清真寺約400至500座,該區於2014年時有逾4000座清真寺。
中國政府稱「併寺」政策是為穆斯林在農村貧困地區「減輕經濟負擔」,更說讓不同伊斯蘭教派共用一個禮拜場所,可以促使他們學習變得更「團結」及「和諧」。過去有回族穆斯林公開反對政策,2021年1月寧夏官員以「尋釁滋事罪」起訴5名回族人。
馬聚則向人權觀察指出,「併寺」目的是了阻止民眾到清真寺做禮拜,「拆完了宣禮塔和圓頂,地方政府就會開始拆除其他進行宗教活動的必需品,例如沐浴大廳和講壇」,而當人們不再去清真寺,「他們(指當局)就會以此為藉口關掉清真寺」。
馬聚更透露,當局在僅剩的「中國化」清真寺內安裝監控設備,「起初,他們會檢查出席者的身分證。然後他們會安裝監控攝影機⋯⋯對(不得進入清真寺的人員,包括)共產黨員和未成年人做標記」。
報告指出,2016年國家主席習近平號召宗教「中國化」以來,當局試圖全面改造宗教使其符合中共意識形態,促進對黨和習近平的效忠,更經常把伊斯蘭教等同於恐怖主義和落後。
而今年7月生效的《宗教活動場所管理辦法》則要求宗教活動場所向信徒灌輸中共意識形態,禁止宗教活動場所內「製造不同宗教之間、同一宗教內部以及信教公民與不信教公民之間的矛盾和衝突」,也禁止宗教活動場所收取未經國家批准的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