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7月出口按年挫9.1% 近5年按年最大跌幅
政府統計處昨日(24日)公布「對外商品貿易統計」,今年7月份本港整體出口貨值為3,452億元,按年下跌9.1%,《光傳媒》統計自2018年起出口貨值數據,發現該跌幅為近5年按年最大跌幅,亦是連續第15個月出口貨值下跌。而中國依然是香港的最大出口市場,出口貨值為1,854億元,佔整體出口54%,但同時錄得15.2%的按年跌幅。統計處指本港7月出現貿易逆差300億,政府發言人相信在短期內,外部環境困難將會令香港的出口表現繼續受壓。
翻查資料,本地出口在2021年7月曾錄得躍進式升幅,與2020年同期比較,按年增長26.9%,當時政府發言人認為「環球經濟持續復蘇應會在短期內繼續支持香港的出口表現」,但隨後卻無以為繼,2022及2023年的7月按年跌幅先後錄得8.9及9.1%。
而單計算中國作為香港最大出口目的地,更是連續兩年錄得超過一成的按年跌幅,2023年7月按年跌15.2%。大新銀行經濟研究及投資策略部分析中國出口額持續下跌,或反映中國市場需求仍然較弱。
除了中國,本港今年7月輸往亞洲的整體出口貨值,較去年同月下跌11.6%,多個亞洲國家都出現超過一至兩成的跌幅,跌幅最大為菲律賓,接近30%,日本跌13.2%,韓國跌17.4%。
歐洲國家方面,今年7月最高按年跌幅為德國,有22.5%,德國更曾經是本港十大貨品出口地之一,2021年7月出口值曾接近70億。今年7月出口地區中,只有阿聯酋、越南及澳門出現逆市增長,其中澳門出口貨值比去年同期增長近3倍,首次「上榜」成為十大貨品出口地之一。
《光傳媒》綜合自2017年至今,每年7月的本港整體出口情況,雖然出口中國的貨值下跌,但對比2017年同期則微升5%。相反,出口至日本及美國的貨值與2017年同期比較,則分別下跌37%及21%,其中本港對日本的出口量幾乎是逐年下跌,由2017年的115億元跌至2023年的73億元。出口貨值升幅最大的國家為越南及印度,分別為65%及50%。根據統計署資料,香港主要出口貨品類別包括「電動機械、儀器和用具及零件」和「通訊、錄音及音響設備和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