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要求學校在學生參加外間組織活動前先起底 確保完全不會涉及危害國家安全

新學年剛開始,教育局更新《學校行政手冊》,添加多項與國家安全及國民教育相關的條文。當中特別新增「外間組織和人士」一段,列明學校在學生參加外間組織和人士所安排的活動前,必須「全面審視」有關活動的詳情,包括獲邀嘉賓或表演者的身份和背景等,確保活動「完全不會」有涉及危害國家安全的內容。
根據教育局新修訂的2025年8月版《學校行政手冊》,在「區域及社區資源」的範疇下,原本只描述「非政府機構」的條文,更改為「非政府機構/外間組織和人士」,並加入新段落細述「外間組織」,提到學校可按需要購買其服務或邀請他們提供不涉及商業性質的服務。
惟「不論如何」,學校在學生出席由外間組織或人士安排的活動前,必須「全面審視」有關活動的詳情,包括活動性質、背景、形式、安全性、以至「服務提供者/合作人士/獲邀嘉賓/獲邀表 演者/單位的身份和背景等」,以確保活動能配合學習宗旨,「更須確保活動完全不會有涉及危害國家安全的內容」,亦不涉及政治宣傳、不恰當的價值觀,以及任何敏感和富爭議的議題。
學校圖書館主任須監察活動不危害國安
此外,連學校圖書館主任亦要肩負「起底」責任,手冊中有關圖書館主任職能的部分,也加入兩段與籌辦活動相關的要求,包括建議「審慎選擇」和推行各項閱讀計劃及圖書館活動,「確保獲邀人士向學生傳遞的訊息必須符合校方的要求」;與學校管理層和科組協調和溝通,「適時檢視和監察」所有在校內進行及以學校名義舉辦與閱讀相關的活動,包括「學生活動、課外活動、購買或邀請的外間服務、校外嘉賓演講、校友或家長教師會為學生舉辦的活動、校外導師任教的活動等」,不會有「涉及危害國家安全」的情況。
而在全方位學習上,手冊列明自2025/26學年起,新整合的「全方位學習及姊妹學校津貼」,可讓學生「走出課室」學習,包括「內地研學交流活動、本地及境外考察和戶外教育營」,亦新加可將津貼運用於推動「愛國主義教育」、「數字教育」等。
值得留意的是,綜觀整份手冊,局方是次將「價值觀教育」具體化,在不同章節的相關範疇內容均直接舉出實例,指出「價值觀教育」包括「國民教育(涵蓋《憲法》和《基本法》教育、國家安全教育及愛國主義教育)、生命教育、性教育、公民教育、可持續發展教育、健康生活教育 、媒體和資訊素養教育等」。
相關文章
- 港聞《學校行政手冊》更新版 發現危害國安圖書須「馬上移除」2024-08-28
- 港聞《國家安全:學校自評檢視表》更新|學校須設機制查活動合作組織背景 定期查校網社媒內容2025-04-17
- 港聞《明報》︱城市大學限制學者受訪 須事前獲大學審批 外國領事人員到校亦要先報備2025-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