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 週二 週三 週四 週五 週六 週日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交流團爆腸胃炎|感染源頭改口風? 教聯會鄧飛:事件唔係咁好彩

近日接連有中國交流團爆發腸胃炎,衞生防護中心日前透露,其中3間涉事學校曾到訪同一間餐廳。教育局昨(12日)表示,據中國相關部門初步調查,暫沒有證據顯示事件與考察團的膳食有關。立法會議員鄧飛今早(13日)在電台節目上表示,校方有提供「境外遊學活動指引」確保交流團安全,稱感染是否和食肆有關仍有待當地部門調查,但認為事件「唔係咁好彩」。 

鄧飛指,一般交流團「有一兩個同學唔舒服唔出奇」,但這次人數較多比較「罕見」,但他認為境外交流已有充分的指引,強調學校需確保安排足夠的教師,達到1:10的師生比例;指引又要求至少一名隨團教師或教職員具備急救資格證書,也會為學生和教職員購買保險。

事件爆發曾調查食肆 教育局稱調查後與食肆無關

翻查資料,近日共有兩個交流團爆發腸胃炎,涉及至少7間學校,感染師生累計至少65人。 

前往安徽黃山有一團爆發腸胃炎,最早發病的學生在抵達後即出現不適症狀,並未在當地餐廳用餐。隨後,其他學生開始陸續出現病徵,並有學生在旅遊車上嘔吐。

往廣東韶關則有三團爆發腸胃炎。根據其中沙田官立中學的交流團在回程日,有兩名學生先後在早上及中午出現腸胃炎症狀,當日下午有學生在下車後嘔吐,之後其他師生陸續出現病徵。

衞生防護中心於3月10日發稿指出,中心正從不同方向調查是次急性腸胃炎爆發個案的源頭,包括經人傳人、或受污染的食物或環境傳播的可能性,中心亦已把相關食肆資料通報廣東省當局。

中心於11日再發稿指三個交流團的師生曾於相同的餐廳用膳,未能排除部分患者可能經進食受污染的食物而感染,已把相關食肆的資料通報廣東省當局。

教育局則於翌日回覆傳媒指, 根據中國相關部門初步調查所得,個案較大機會由團友間的生活接觸或暴露於病例的嘔吐物造成傳播,暫時沒有證據顯示與考察團安排的膳食有關,但又稱因安全起,已要求停用涉事餐廳。 

感染及傳染病醫學會會長林緯遜在同一電台節目回應黃山交流團的個案,指諾如病毒在世界各地爆發,病毒的活躍量也增加了,因此「有可能是學生感染後出發,再傳播」。

林緯遜又補充,諾如病毒也可通過嘔吐物傳播。當患者嘔吐時,病毒隨着霧化的嘔吐物進入空氣,少量病毒顆粒便足以引發感染,並在短距離內造成空氣傳播。若學生在密閉的旅遊巴上嘔吐,或會讓附近的同學受到感染,並導致間接感染。因此,當有學生嘔吐時,必須立即開窗通風,並確保空氣流通,以減少病毒的擴散。

星島評論: 有人趁機渲染交流團 官方「有口難言」

《星島日報》今(13日)刊登評論指,交流團接連爆出事故,先有聖保羅書院一名中五學生於杭州參加交流活動期間死亡,再有兩個交流團爆發腸胃炎,形容對中國交流團的討論在網上不斷發酵,指有人「趁機渲染中國交流團『好危險』,甚至將矛頭指向公社科」。

評論引述「接近官方人士」指,當局在學生身故事件中要尊重家屬意願,而腸胃炎事件現時仍未確認成因,導致官員「有口難言」。該名人士又指部分人始終對中國交流團戴「有色眼鏡」,一有負面新聞便「大肆渲染」。 

評論亦引述一名資深教育界人士,指交流團相關產業和運作已發展得相當成熟,不會突然變得難以監管質素。他認為集體腸胃炎事件,或與食肆團餐「出事」有關,又指「餐廳都好大鑊,咁多人有事,中國食安部門一定上門查」。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