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 週二 週三 週四 週五 週六 週日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稱學術自由「一切都沒有變」 蔡若蓮:唱咩歌都要大聲,唔淨係唱國歌

現屆政府上任兩周年前夕,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接受多份香港報章專訪,她承認外訪時,有外地人士認為香港《國安法》影響學術自由,但蔡若蓮強調「一切都沒有變」。對於早前有視學報告指,學生唱國歌「聲線細弱」,蔡認為「唱咩歌都要大聲,唔淨係唱國歌」,並用唱卡啦OK做例子,「譬如你去唱K,都唔會好細聲唱」。

《明報》、《星島日報》及《經濟日報》等多份報章今(17日)刊登教育局局長蔡若蓮的專訪,蔡若蓮透露過去一年曾赴英國、美國、澳洲等地訪問,今年9月將到法國交流。對於外地人士對香港的看法,她承認「不認識、沒有來過香港的人,確實頗受傳媒報道影響」,如認為《國安法》影響大學研究、政府會過度參與教學過程等。蔡若蓮稱有就此解說,強調香港的學術自由「一切都沒有變」。

至於早前有教育局的學校視學報告和外評報告,均指學校學生唱國歌時「聲線細弱」,蔡若蓮否認局方「管得太細」,認為「唱咩歌都要大聲,唔淨係唱國歌」。她稱除了參與活動儀式外,學生亦應投入感情,「好似返教會唱歌,無聲嘅都唔算做好投入……譬如你去唱K,都唔會好細聲唱,你唱歌係要表達感情呀嘛」。

加入政府前,曾擔任中學校長的蔡若蓮分享道:「次次校監來畢業禮都問,同學唱校歌可否大聲一點?」她明白學生懂得唱校歌卻未必高聲唱,認為這是「意識問題」,而非「對與錯」。

國安教育非鬆緊問題 缺基礎「易倒塌」

有記者問到學校的國安教育能否「鬆」一點,蔡若蓮認為並非鬆緊問題,在2019年後,教育界要吸取教訓,加強學生的價值觀教育,「過往為何這麼易受人片面之詞影響情緒,甚至做不當行為,是對事實掌握不夠全面」。她指學校有責任加強學生守法意識、社會秩序的要求,「如果基礎沒有打好,他很容易倒塌」。

小組已見王沛詩張翔 二人仍有分歧

香港大學校政風波未息,蔡若蓮指政府的調查小組已會見校委會主席王沛詩和校長張翔,但兩人對副校任命仍有分歧。她稱立場不會傾向哪一方,「我哋咁大個人,不會說先有立場,然後才去找理由」。

她又指尊重兩人,「一位是我們很敬重的科學家,一位是在社會有很高地位的人物或者社會賢達」。對於港大長期懸空的副校長職位,「現階段先放下對做法的爭議,先處理臨時短期安排,再處理長期的任命問題」。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