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產業萎縮 新產業難頂上 中國青年失業率衝上18.9%

中國青年失業問題持續惡化。國家統計局昨(17日)公布,8月16歲至24歲非在校勞動力失業率攀升至18.9%,創2023年12月恢復公布數據以來新高。雖然官方解釋7、8月是畢業季節,當畢業生陸續就業,失業率就會隨之下降。但有中國媒體分析指,若就業市場供需結構持續陷入困局,青年失業問題短期內恐難見曙光。
統計局數據顯示,8月16歲至24歲非在校勞動力失業率為18.9%,較7月上升1.1個百分點;25歲至29歲非在校勞動力,同期失業率也升至7.2%,為今年3月以來新高;至於30歲至59歲群體,9月失業率維持在3.9%,與7月持平。全中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3%,比7月上升0.1個百分點,但與去年同月持平。
官方數據也透露,去年中國大學畢業生人數高達1,179萬,再創歷史新高,這無疑為就業市場帶來巨大壓力。《路透社》早前報道,許多大學畢業生為求一職,不得不接受低薪工作,甚至轉而依賴父母的退休金過活。這批「躺平」的年輕人,正成為中國社會面臨的一大隱患。
傳統行業萎縮 新興產業增量不足
中國財新網形容,中國青年就業面臨深層困局。過去大量吸納大學畢業生的房地產、網路科技、補習班、培訓班與金融業,目前仍處於需求收縮階段。以補教業為例,雖然部分非學科培訓有所回溫,但整體規模仍未恢復到2021年「雙減」(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和校外培訓負擔)政策前的水平,導致大量從業人員轉行或失業。
與此同時,半導體、人工智能(AI)、新能源等「新質產業」的需求雖然有所增加,但總體量仍然偏小,其增長幅度根本無法彌補傳統行業的萎縮。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的研究員毛宇飛直言:「這也是為甚麼在新舊動能轉換的過程中,總體需求仍在收縮,且收縮幅度要大於擴張幅度」。
相關文章
- 國際中國城市青年失業率飆至17.1% 路透:失業青年淪「新質非生產力」2024-09-03
- 國際中國暫停發布青年失業率 統計司司長:待統計方法制度進一步完善2023-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