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的急速發展,使環球資訊戰進入一個全新時代。美國有專門研究國際安全事務的學者表示,中國科技公司「中科天璣」已升級為這方面的「領先者」,2020年在《國安法》實施後壓制香港反對聲音,2024年再出招干預台灣大選,目前更準備進軍美國,對全球民主制度構成前所未有的威脅。
高德斯坦(Brett J. Goldstein)與賓森(Brett V. Benson)是范登堡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教授,兩人昨(5日)在《紐約時報》聯署發表評論文章指,根據他們在國家安全研究所(Institute of National Security)最近發現的大量文件,「中科天璣」(GoLaxy)能夠將生成式人工智能,與龐大的個人數據庫結合,系統能不斷從社交平台挖掘數據,建立動態的心理輪廓,並根據個人的價值觀、信念、情緒傾向與弱點,度身打造專屬內容。
根據文件,這些人工智能「角色」可以與用戶進行看似真實的對話——內容真實感十足,能即時作出相應調整且避開偵測,最終形成一個極高效率的宣傳引擎,操作方式也幾乎等同真實的網路互動,並能夠以前所未有的規模極速推送。
|AI識別港版《國安法》反對者 以大量虛假帳號進行攻擊
值得注意的是,「中科天璣」曾經在香港與台灣部署技術。文件顯示,香港2020年6月實施港版《國安法》後,「中科天璣」曾試圖削弱反對聲音,包括從18萬個香港Twitter帳號中,識別出幾千名活躍參與者與意見領袖,然後對屬於「謊言與誤解」的資訊來源進行攻擊,透過大量虛假帳號進行「糾正」。
到了2024年台灣大選前夕,「中科天璣」再度出手,搜集並很可能提供了有關台灣政治辯論趨勢的資訊,並建議部署機械人網絡,操縱台灣政黨之間的政治分歧。根據文件,「中科天璣」早已累積大量與台灣相關的數據,以便支援這類滲透行動,包括台灣政府機關的組織結構圖,細緻到各單位的政治傾向、對中國的態度與GPS座標,還有超過5,000個台灣人帳號的詳細資料檔案。
文件還顯示,「中科天璣」正準備進軍美國市場,目前已建立至少117名美國國會議員,以及超過2,000名美國政治人物與意見領袖的數據檔案。換言之,人工智能驅動的資訊戰不再是一種假設性的未來威脅,技術足以重塑大規模操控公眾輿論的方式。
「中科天璣」2010年由中國科學院屬下一家研究所創立。「中科天璣」的代表表示,公司專注於商業情報服務,否認曾為香港與台灣的相關行動提供技術支援,也並未針對美國官員進行數據蒐集,且不隸屬於任何政府機關或組織。
根據文件,「中科天璣」自創立以來,與高層情報、黨務與軍事機構合作,顯示其與中國的政治體系深度融合。高德斯坦與賓森教授也認為,「中科天璣」與中國政府之間可能存在聯繫,其營運方向與中國國家安全重點也高度一致。
相關文章
- 國際南韓首次證實DeepSeek將用戶數據「送中」 多國政府禁公務機關使用2025-02-18
- 國際自由之家報告:中國網絡自由連續九年倒數第一 台灣亞太區首位2023-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