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改革黨倡廢除「永久居留」(ILR)包括撤銷BNO港人權利

英國改革黨昨(22日)提倡,廢除「永久居留」(ILR)制度,建議改為每5年續簽一次,恐波及用BNO移英的香港人。該黨聲稱,壓縮新移民福利開支可為庫房節省2,300億英鎊(折合約2.4萬億港元)。各黨派隨即強烈譴責該提案「拆散家庭」並「製造分裂」。英國港僑協會創辦人鄭文傑則向《光傳媒》指出,移英港人對方案感到恐慌、不安與強烈反對,擔心既往承諾被削弱或受追溯影響。

英國改革黨(Reform UK)黨魁法拉奇(Nigel Farage)在昨天舉行的記者會上,承諾若下屆大選取得執政,會廢除現行移英5年可申請ILR的制度,更可追溯至本來已有身分的也會撤銷,逼使移民人士每5年要重新申請簽證,並建議提高英語水平及薪酬的門檻,同時收緊攜帶家屬的規定。

法拉奇指出,該政策旨在阻止2026年至2030年間約80萬合資格人士取得永久居留,批評這些「年輕、低技術」人士在脫歐後因前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的寬鬆移民政策而來,他們將來領取福利會「成為國家沉重負擔」(going to be a huge burden on the state)。法拉奇又指,移民人士大多從未工作、也不打算工作,卻能攜眷享有福利,製造英國「龐大的福利帳單」。

法拉奇不排除香港人和烏克蘭人透過特別安置計劃取得居留權的身分,也可能被撤銷。根據BNO港人「5+1」的制度,在英國住滿5年可申請ILR,成功申請後,第6年可申請入籍成為英國公民。有分析指出,法拉奇針對打擊已申請ILR卻不入籍的移民,意味只想享有福利卻不打算正式成為英國公民的人士。改革黨其後澄清,已取得「定居身分」的歐盟移民不受影響。

英國港僑協會:移英港人普遍恐慌、不安與強烈反對

英國港僑協會表達嚴重關注,創辦人鄭文傑向《光傳媒》表示,移英港人普遍對建議恐慌、不安與強烈反對,有組織則向政府請願及尋求政治保障。他指出,BNO路線被視為一種人道承諾,很多港人社群與人權團體表達強烈憂慮,擔心既往承諾會被削弱或受追溯影響。

鄭文傑分析,改革黨為了政治動員與擴大選民基礎,以移民議題吸引對移民敏感的選民,該黨在民調上因移民議題而被信任,提出更激進方案可鞏固或擴大支持者,同時,能迫使主要政黨回應或採取更嚴苛立場,具有明顯的選戰動機,而在可行性上,此提案面臨的法律執行、政治阻力都很大,特別是如果改革涉及追溯撤銷已承諾的權利,將在大量法律、家庭和經濟層面造成混亂。

他續指,英國政府和主流政黨對此建議的取態,普遍將其視為「激進或難以執行」,當局傾向批評其不可行或有道德、法律問題,國內媒體和政黨則公開表示反對或質疑其細節和數字來源。

英國港僑協會重申,BNO簽證計劃是英國政府在香港人權情勢嚴重惡化後,對港人所作出的「人道與道義承諾」,目的是讓港人能夠在一個安全、自由與穩定的環境下安居,並在五年後獲得永居權,建立新的生活。若這項制度被隨意推翻,將嚴重打擊港人社群對英國制度與承諾的信任。

協會強調,五年制的ILR對港人家庭的安定至關重要, 許多人已按此政策規劃人生,包括教育、就業、置業及家庭安排。若政府或政黨更改制度或設追溯性,將對數以萬計港人家庭造成深遠的傷害。協會強烈呼籲,英國政府必須公開重申對BNO簽證持有人維持5年ILR的承諾,「不容模糊或倒退」,並促政黨討論移民政策時,應以人權與承諾為依歸,而非短期政治算計。

慳2,300億英鎊說法成疑 各黨猛烈批評

牛津大學移民觀察所估計,截至去年底,擁有ILR的非歐盟公民總數約為43萬。對於法拉奇指收緊移民政策可為庫房節省高達2,300億英鎊,有媒體揭露數字源自「政策研究中心」一份報告,報告作者已表明此數據因建基於錯誤資料而「不能使用」。當被記者問到會否撤回2,300億的說法時,他反指「這數字毫無疑問太低」,甚至「低估了情況」。

各黨派隨即對方案猛烈批評,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所屬的工黨炮轟改革黨企圖「製造分裂」,「無法說明有多少家庭會因此被拆散」;來自保守黨的影子內政大臣菲利普(Chris Philp)形容政策「半生不熟、不可行」;智庫「英國未來」(British Future)認為,威脅撤銷已獲無限期居留人士的身分,在道德上是錯誤的,更會造成法律與實務上的混亂,特別是港人等已在英生活、建立家庭,這種不確定性並不公平,必須儘速解決。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