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 週二 週三 週四 週五 週六 週日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  

《BBC》Podcast「抹去香港」:香港歷史正在被「由中共指導的政府」顛覆和重寫

《BBC》日前發布一段32分鐘、名為「抹去香港」的Podcast,節目訪問多名流亡港人、曾在香港工作的外媒記者,及以香港為題撰寫書籍的外籍作家。節目指出香港的歷史正在被一個由中共指導的政府顛覆和重寫,圖書館和藝術館被審查、媒體檔案被抹去、六四紀念活動被禁,「香港是一個變了的地方——一個正在進行記憶之戰的地方,在這裏解釋歷史可能會被監禁或要流亡」。

現居英國的流亡港人羅冠聰在播客「抹去香港」(Erasing Hong Kong)中表示,中國政府在2020年前對重塑香港文化和記憶沒有那麼積極。Hong Kong Free Press總編輯Tom Grundy則說,在街上能看到被抹去的痕跡,例如街燈上褪色的貼紙、被抹除的塗鴉,「似乎政府對抹去公民記憶的追求,是無邊界的」。

《香港不屈:不能被磨滅的城市》作者林慕蓮(Louisa Lim)認為政府現時的重點是阻止任何紀念行為,「雖然被禁止,但我們仍能看見一些紀念行動,人們在牆上塗鴉、點起燭光等,香港的歷史從未像過去10年那麼動盪不安和充滿爭議」。

《華盛頓郵報》前駐港記者、《Among the Braves》作者Shibani Mahtani指出,從1997年開始港人一直被承諾終有天能撰擇自己的領導人,但北京發布白皮書,2014年引發79天的佔領運動。節目主持解釋,2020年香港實施《國安法》,北京意識到疫情是推進這法例的好機會,實際上該法例創造了「非常含糊」的罪行,「基本上是刑事化任何形式的反對和言論」。

節目主持列舉一些因《國安法》而消失的事物,例如書籍、藝術展、媒體,林慕蓮的書在圖書館亦已被下架,「《國安法》後我的書被放在圖書館的特別部分,不能借回家,然後去年某一天它就消失了」。她坦言,那是一個非常震驚的時刻,「彷彿它從未存在過!我的寫作一直是關於失憶和抹去歷史,但自己被抹去則是一種我從未預料過的」。

《港台》刪檔案 前所未見

美國財經新聞網《Quartz》駐港記者Mary Hui表示,「如果我是獨裁政府,我也會抹去人民的記憶,這是他們正在做的事」。她以《香港電台》為例,近年開始刪除上載了一年以上的檔案,「人們爭先恐後保存這些文章和短片,據我所知,這是前所未見的事,以前檔案會一直保留在港台網頁,2021年他們宣布不再把資料保留,恰好在抗爭運動兩年後」。

她指出,很多過去的報道和節目,現在已變成「死連結」。而這些在民間備份《港台》檔案的人保持匿名,因為有可能被港府以《國安法》拘捕。

除了網上資源和圖書館館藏,不少歷史實物證據,例如雨傘運動的抗爭物件,都被送到紐約、阿姆斯特丹新建立的檔案庫,亦有些存放在倫敦V&A博物館。2014的「香港抗爭物件」策展人Catherine Flood表示,有人拿來了一些雨傘,留在展覽中,「那些雨傘現在是V&A博物館的永久收藏品」。

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高級分析員、流亡港人鄺頌晴坦言,沒想過離開香港還能看見這些物件,除了雨傘,還有「路姆西」公仔,鄺解釋公仔的名字是廣東話粗口的諧音,「有人把這個公仔扔向時任特首梁振英,自此它就成了表達港府不滿的象徵」。

她記得在香港的家都有一個同樣的公仔。「如果你現在在香港舉起這個玩具,10分鐘內你會被警察包圍,要求你放下並藏起來,否則你會因持有煽動物品而被捕」。

歷史博物館「香港故事」展覽被翻新 「歷史被抹去 永遠不回來」

除了公仔,被指為煽動物品的,還有《蘋果日報》。「The Campaign for Hong Kong」創辦人朱牧民指出,《蘋果日報》不只是一份支持民主的報紙,因為以中文書寫,所以幾乎無法從文化中抹去和消除,「他們不得不埋葬《蘋果日報》的所有檔案,結果所有報道就一夜之間在網路上消失了」。

Mary Hui在節目中指出,過去多年港人參觀歷史博物館的「香港故事」展覽,2020年港府宣布關閉該展館翻新,引起港人關注,「很多人去拍照,像是緬懷之情,因為你知道一些歷史正在被抹去,而且永遠不會回來」。她說當博物館重開時,將要展示完全不同的香港歷史,「這城巿之前發生甚麼事?我們還記得嗎?」博物館已成了記憶之戰的前線。

朱牧民則提及香港大學移除國殤之柱事件,「這件藝術品不只是歷史或紀念碑,而是一種政治策略。2021年12月深夜,他們用白布包裹着作品,像屍體一樣被抬出曾矗立多年的廣場,這是試圖抹去記憶,同時抹去理念的最有力影像」。

Shibani強調,這些舉措和實施《國安法》創造了一種白色恐怖,「很多人從抗爭運動中感到有力量和得到支持,現在人們感到孤立和害怕,甚至不敢播放一首歌,擔心鄰居會舉報他們,不敢讓孩子在學校或班上坦誠,因為擔心會惹上麻煩,連累家人」。

記憶的戰場,很多時候都是最普通不過的事情,一個路標、一間便利店、一張街景照片。Mary Hui說:「我感到強烈的拍攝衝動,因為即使是平庸的照片,捕捉某種記憶也很重要,那個特定街道的感覺,會在一個月或一年後變得不同」。節目最後以播出「願榮光歸香港」作結。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