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 週二 週三 週四 週五 週六 週日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  

張炳良:《國安法》讓外國人懷疑香港是否如從前一樣自由

前運輸及房屋局長張炳良今(25日)在《明報》投稿,指香港目前形象困惑模糊,由於近年的政治動盪和《國安法》,讓部分外國人懷疑香港是否如從前一樣自由,呼籲港府正視外圍觀感。他認為外國政府很少讓國安法律「籠罩日常討論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致易產生驚弓之鳥」。對於港府提出刺激經濟措施,張炳良未許樂觀,擔心若社會總體消費力不繼,夜經濟只是「塘水滾塘魚」。

《明報》今日刊登張炳良的投稿,標題為《香港的品牌困惑》,文中提到香港目前的形象困惑模糊,由於《國安法》和政治動盪,部分外國人懷疑香港是否如從前一樣自由、是否日漸受政治控制令多元包容收縮。他認為政府天天唱好之餘,須正視外圍觀感。

張炳良又認為,外國都有國安法律,大多是極嚴厲,但外國政府「鮮讓這些處理極端情况的法律,籠罩日常討論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致易產生驚弓之鳥」。他指出《國安法》下,一些西方國家發布不利香港形象的國民外遊警示,例如美國指香港「任意執行」法律、澳洲表示「你會無意地違反法律」等。

港府今年2月展開「你好,香港」推廣運動,特首李家超更親身拍片宣傳。

作為前高官,張炳良亦分析特首李家超班子的經濟措施。他指特區政府今年2月展開「你好,香港」推廣運動,雖然雄心勃勃地招旅、招商,廣派機票和贈券,但實際生意差過預期。

對於今個月港府和商界推出「香港夜繽紛」活動,張炳良強調不能以為政府可支配或取代市場力量,指目前現實不僅是夜間經濟活動萎縮,一些中小企和店舖也為日間業務回常緩慢而發愁,文章直言「若社會總體消費力不繼,夜經濟只是塘水滾塘魚之舉而已,邊際增益有限」。

他亦點評多個政府項目表現,形容啟德郵輪碼頭交通及其他配套不足,加上郵輪班次未如理想,再受疫情影響,成了「雞肋」;西九文化區的規劃和發展蹉跎20年,尚未達至原先目標規模。而鄰近城市陸續湧現新的文化演藝建設,令西九文化區不再一枝獨秀。

張炳良指,象徵香港旅遊的漁船標誌已經過時,應考慮以更具進取和前瞻性的城市標誌取代。 相片:旅發局年報

張炳良更「獻計」改善香港品牌,指象徵香港旅遊的漁船標誌已經過時,應考慮以更具進取和前瞻性的城市標誌取代,更好說明香港的當代活力;又認為香港不需過分花費精力開發旅遊景點,若能維持一個充滿活力、知識空間和凡事可行的實幹式城市,「香港」本身就是最終吸引力所在。

翻查資料,今年70歲的張炳良在2012至2017年擔任運輸及房屋局長,卸任後回歸大學從事學術研究,擔任香港教育大學公共行政學研究講座教授。2019年反修例運動爆發,他在同年8月出席電台節目,呼籲港府應清楚說明撤回修例,以及設立獨立調查委員會。

近年他多次投稿報章或接受傳媒訪問點評時事,2020年《國安法》實施後,同年8月他出席座談時,稱應用國安法律最大風險是,會否被政權「武器化」,「因為佢好使好用,很多事情根本不在國家安全範圍,可能是一般公安、公眾秩序的事,你就提升到國安問題,因為咁你受到挑戰最少」。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