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 週二 週三 週四 週五 週六 週日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  

區選投票創歷屆新低27.5% 彭博:政府大力推動人們去投票的努力失敗了

今屆區議會選舉地方選區總投票率僅27.54%,是1982年區議會設立以來最低一屆。特首李家超今(11日)形容選舉「高質量」。但多間外國傳媒均指選舉是「僅限愛國者」(patriots only),《彭博》更直指「政府大力推動人們去投票的努力失敗了」;加拿大《環球郵報》指,投票暴露了北京收緊控制造成的政治冷漠。

李家超今日祝賀264位當選議員,形容「選舉圓滿成功舉行」、「選舉氣氛熱烈」。對於區議會地方選區的累積投票率27.54%,他認為反映選民熱切盼望選出優秀且熱心投入地區服務的區議員。

駐港國家安全公署今日發表聲明,指無論反中亂港分子還是外部干預勢力,都無法阻擋香港特區進一步落實行政主導體制,又形容今次選舉充分彰顯「香港特色民主先進性、優越性」。

但國際傳媒的焦點明顯不一樣,《路透社》《日經》《半島電視台》《金融時報》《衛報》在報道標題均以「僅限愛國者」(patriots only)形容這場選舉,例如《日經》標題指「香港人迴避『僅限愛國者』選舉 投票率驟降至27.5%」(Hong Kongers shun ‘patriots only’ polls as turnout plummets to 27.5%)。

《彭博》報道,中國改革區選後香港投票率創歷史新低,從2019年的71%下降至今屆27.5%,形容政府大力推動人們去投票的努力失敗了(Government’s huge push to get people to the ballot box failed)。

加拿大的《環球郵報》更直指,香港選舉投票暴露了北京收緊控制造成的政治冷漠(Casting a ballot in a Hong Kong election that exposes the political apathy caused by Beijing’s tightening grip)。

選管會主席陸啟康法官(右二)和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左二)昨晚在天主教伍華中學票站倒出投票箱中的選票。 相片:政府新聞處

台灣《聯合報》:這場區選主角不是選民

在華文地區的媒體,新加坡的《聯合早報》指,投票率27.54%為回歸以來最低。台灣《聯合報》香港特派員撰文分析,投票率由上屆的歷史新高降到相較而來的新低,直言「這場區議會選舉,主角不是選民,所以不能再看投票率高低」。

而在香港本地傳媒,《星島日報》今日社論指,2019年區選投票率高達71.23%是「政治瘋狂、藍黃對立的結果,屬於不正常和不健康現象」,認為投票率能夠接近三成是成績不俗,相信中央、特區政府都能「收貨」。

《大公報》今日刊出8頁的區選報道,其中一版羅列多位政商名人投票後在「打卡位」拍照,包括恒基兆業地產集團主席李家誠、李家傑;新鴻基地產主席兼董事總經理郭炳聯、執董郭基泓,以及執董郭基煇及其父郭炳江;信德集團主席何超瓊等。

至於早前表明會投票的長實集團主席李澤鉅未被攝記「捕捉」。而新世界發展執行副主席兼行政總裁鄭志剛就在社交媒體上載已投票及「打卡」的相片。

新世界發展執行副主席兼行政總裁鄭志剛昨在社交媒體分享自己已投票及在現場「打卡」的相片。 相片:鄭志剛微訊圖片

劉兆佳:愛國陣營的票倉已盡出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民建聯前主席譚耀宗指,區選投票率合理,「社會穩定咗,無所謂啦,都係愛國者治港,(選民)得閒佢乜去(投票);或者佢覺得無所謂啦,邊個贏都好,佢乜又唔去(投票)囉」。

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接受《有線新聞》訪問稱,指27.5%投票率算不錯,愛國陣營的票倉已盡出,「今次愛國力量基本盤應該出得嚟都七七八八,甚至八八九九」。他認為,要反對派選民「認清事實」,接受新政治秩序,投票率才可以再推高。

翻查1997年起區議會選舉投票率,原本投票率最差是1999年的區選,僅有35.8%;而在2015年雨傘運動結束後的區選,投票率有47%;2019年反修例運動期間,投票率創新高達71.2%。

1997年起歷屆區選投票率:
1999年:35.8%
2003年:44.1%
2007年:38.8%
2011年:41.5%
2015年:47%
2019年:72.2%
2023年:27.5%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