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一學生開學感焦慮 創5年新高 昨晚再有學生墮樓

教育局今年上半年接獲17宗學生懷疑自殺身亡個案,昨(13日)晚長沙灣再發生一宗學生墮身亡事件。香港青年協會(青協)在9月訪問逾5,000名學生,超過四分一學生表示自己有輕度至嚴重程度的焦慮,焦慮指數平均為25.4分,創5年新高,且高年級學生的焦慮感尤為顯著。有學生自小六起已出現氣促、顫抖及心跳加速等症狀,至中二更因在學校驚恐症發作而兩度入院治療。

逾八成學生感緊張 求助意願卻偏低

調查顯示,逾八成學生於9月開學初期感到「比平常容易緊張和焦急」,其中近三成學生頻繁出現緊張症狀,另有73%的學生表示在校內感到「心裏煩亂或驚恐」。焦慮主要源於「成績退步」、「學習動力低」及「功課與考試壓力大」,這些問題連續五年被學生視為三大主要憂慮。

青協過去一年處理了25,842宗與情緒相關的熱線求助個案,較前年的18,920宗激增近1.4倍,其中11,509宗涉及校園生活問題,包括學業壓力及朋輩關係。然而,調查亦揭示超過六成學生在面對壓力時,不願向他人或機構求助,顯示學生求助意願偏低。青協督導主任陳英杰建議,學校應主動了解學生的精神健康狀況,並為在學習、功課或人際關係上遇到困難的學生提供個人化情緒輔導、學習調整及支援服務,以減輕其心理負擔。

大學學位競爭加劇 「競爭感」成準考生壓力來源

近年港府積極開放予中國學生透過DSE考試報讀本地大學。今年有2,370名中國自修生及1,048名透過「高才通」等移民計劃來港的新移民子女報考DSE,進一步加劇本地大學學位競爭。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於今年2至4月訪問逾1,000名中五及中六學生,發現超過四成受訪者有抑鬱或焦慮症狀,近四分一學生同時患有兩種症狀,另有三成學生出現失眠問題,其中一個壓力來源為「競爭感提升」。

昨(13日)晚,一名16歲中五學生參加學校陸運會後,返回李鄭屋邨寓所時從高處墮下,送院後不治。此外,今年8月30日開學前夕,一小時內接連發生兩宗學生因學業壓力墮樓輕生事件,兩名學生分別為12歲及14歲。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回應事件時表示,希望「家長或相關團體,整個社會總動員,一起關心年青一代的健康愉快成長」,但未有具體措施回應如何有效紓緩學生壓力。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