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7年首次!臨時撥款法案闖關失敗 美國聯邦政府大停擺

美國國會參議院未能通過共和黨提出的臨時撥款法案,聯邦政府於當地時間9月30日午夜、即香港時間10月1日中午開始停擺,大約75萬名聯邦僱員需要放無薪假,但必要職位例如執法人員、現役軍人和空管人員等需無薪上班。今次是總統特朗普2017年首次上任以來,聯邦政府第三次停擺,與以往不同的是,特朗普今次揚言會永久裁減部分職位,外界關注有關決定所造成的混亂,可能會比以往更嚴重。

今次停擺的癥結,在於共和黨與民主黨在兩項撥款方案未能達成共識。民主黨主張較短的撥款至10月底,同時要求延長年底到期的聯邦醫療保健補貼;共和黨則提議根據當前撥款水平,維持聯邦政府現有開支至11月21日。

撥款方案分歧 兩案相繼觸礁

國會參議院以共和黨53席佔多數,結果民主黨的提案以47票贊成、53票反對告終,不獲任何共和黨人支持;共和黨的提案也只有55人贊成,另有45人反對,未能達到60票的通過門檻。兩項方案告吹後,白宮管理及預算辦公室(OMB)隨即指示各部門「執行有序停擺的計劃」。

共和、民主兩黨其後互相指摘,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批評共和黨「以黨派法案將美國推向停擺,並將醫療保健置於風險」,共和黨領袖圖恩(John Thune)則反駁民主黨為了政治利益犧牲美國人民。

特朗普威脅永久裁員

在停擺正式生效前,總統特朗普在橢圓形辦公室向媒體表示,政府停擺可能會帶來「很多好處」,他可能趁機採取一些對民主黨「不利、且不可逆轉」的行動,例如裁減大量人手、削減民主黨重視的計劃等,以此縮減公共部門規模,至於被解僱的「很多人」之中,大部分都會是民主黨人。

停擺造成的民生與經濟影響將陸續浮現:國家公園在以往停擺期間,曾經因為維持開放而引發保育與安全問題,今次會否關閉仍屬疑問;婦女、嬰幼兒與兒童營養補助(WIC)資金短期內可依靠應急資金維持,但如果停擺持續,資金可能在一至兩星期內耗盡;中小企業貸款審批恐暫停。另外,75萬名聯邦僱員需放無薪假,政府也會暫停發布備受關注的9月就業報告、暫停科學研究、暫扣軍人的薪水,估計每日經濟損失高達4億美元(約31.1億港元)。

特朗普2017年首次當選總統後,國會2018年初曾經因為預算案提及的移民政策,導致聯邦停擺3天,同年底再因為美墨邊境圍牆撥款問題,引發聯邦停擺35天,是美國歷史上時間最長的政府停擺。今次僵局關鍵則在於醫保補貼與政府支出優先次序,由於共和黨和民主黨都表明不願讓步,今次停擺時間持續多久,目前尚無明確答案。

美國駐港澳總領事館:社交平台暫停更新

美國駐港澳總領事館在社交平台表示,在聯邦撥款暫停期間會因應情況,繼續提供預約護照與簽證服務,但社交平台帳戶除非有緊急安全資訊需要發布,否則在聯邦政府全面恢復運作前,不會定期更新。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